中职哲学和人生第六课(三)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4/9-15 * * 制作日期:2012年上学期 制作人: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 )曹学平 《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 第6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 四、坚持内外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共6个课时 5-6课时 1、知识方面:准确理解并掌握辩证矛盾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深刻道理; 2、能力方面:学会用矛盾分析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遇事能积极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觉悟方面:自觉的积极的促进自身发展。 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浅出 实例导入、实情分析、启发思维 实际应用、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续前)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促进自身发展 何谓内因? 何谓外因?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37℃~39.5℃ 种鸡蛋 经过21天 左右的孵化 同化—异化 遗传—变异 外因 内因 外部矛盾 内部矛盾 相互作用 1 、鸡蛋变为小鸡的过程必须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课堂问答 2、两个条件的作用各是什么? 3、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孵出的是小鸡而不是小乌龟或其他小动物? 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3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 吃,你吃一个,我吃一个,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他们 说:“如果谁说了话,就不能吃这个饼了。”为了得到 那一个饼,俩人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了。过了些时间 ,有个盗贼溜进屋里,夫妇俩因为有约在先,眼睁睁 看着财物被全部偷光,谁也不愿意开口说话。盗贼胆 子大了起来,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妻子急 了,高声叫喊有贼,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样 傻啊,为了一个饼,眼看着盗贼也不喊。” 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蠢货,是 你最先开口讲话的,这个饼属于我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事例,然后分析: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位大学生毕业三年了,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到处碰壁。他怨自己的命运不好,总是赶不上好机会;他怨没有伯乐来赏识自己这匹“千里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沮丧家长没有门路,不能帮他找到理想的工作,对社会非常失 望。 一天,他伤心绝望,来到大海边。一位老人发现了他,问他为什么如此消沉?他回答说:“我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所以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老人从脚下捡起一个小石子扔在地上,然后要他捡起来。 “我为什么要捡起它?”他只低头看了一眼。 老人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珍珠扔在地上,对他说:“你把它捡起来。” 他很容易地捡起来了珍珠。 “那你应该明白自己的境遇了吧,你要认识到,你现在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大学生低头沉思,半晌无语。 他感悟到了,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石子,而不是宝贵的珍珠,要被人承认和重视,你必须具备出类拔萃的本领才行。 眉毛胡子一把抓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十个指头按一个跳蚤 一个好汉三个帮 擒贼先擒王 下列说法分别是人们对待事物或解决矛盾的一些经典之说。请问:各提示了怎样的深刻道理?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请问:高好还是矮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分清主次 1962 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他在参观梵音洞时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他觉得这副对联反映的思想很消极。再翻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一首绝命诗,诗尾署着当天的日期。郭老看后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 不一会,工作人员领来了一位神色忧郁、行动失常的姑娘。他就是笔记本的主人。经了解,这位姑娘名叫李真真,考大学三次落榜,爱情也遭受挫折,于是决心“魂归普陀”。这时,郭老耐心开导她,十分关心地问道:“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了这样的基础,是大可作为,大有前途的。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 郭沫若改联救弱女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