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转型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转型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构 中文摘要 重视人的道德和人的主体性问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国在社会转型进程中,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弊端的有效途径。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顺应时代精神,培育健康合格的具有创造性品质的 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人格建构的视角,探讨了当今中国道 德教育在人格培育规格上应有的眼界和追求。 本文首先在总结大师们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主体性、人格、道德人格的概念,提出 了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是“在应然意义上对道德 教育所做的价值要求。并且从主体的自主性、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的创造性、主体的 独立、自由和责任四个方面论述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特征。其次,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 了社会转型对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呼唤。一方面,传统道德教育理念的推行泛道德主 义、方式上的强制灌输,极大程度地贬抑了人的主体性价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 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侵入和人性物化问题要求主体性道德人格的 生成。最后,提出了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对策思考。即:确立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 目标体系j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加强对个体内在的价值引导、提高 道德自主构建能力、建立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机制三个方面的建构途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和比较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作为时代背景,对人们观念变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 出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方法途径。本文对主体性道德人格 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冀对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养问题 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转型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 The on Mo隋I Consruction h佟onan姆 Su埘ectMty ABST卧CT of is位requir锄ent p哪。砌it)r EⅡlph础她0n她constmc‰of州蛐moml illme of妇nsition tlle of恤∞.Itisme wh懿‰isp∞c髑s developlll雒t in撕油ly曲Dice of in mc触峨.It’s觚e哟咖e me waysol恤g龇dc丘ci铋cy fa血g wodd砌晒g Stl】d伽临t0 moral moral tO的iIl f0衄the渊训vity preseIlt educ撕on.’111erefor岛how h罄 per∞n of咖【le,洳ate捌my和Iified嘣姚ive pe网mality,∞m】,ly诵mt11e卿rit value趾d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