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汤本原著《牡丹亭》的声腔问题.pdfVIP

再论汤本原著《牡丹亭》的声腔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汤本原著《牡丹亭》的声腔问题.pdf

第23卷第 1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0年 1月 v0l23.Nol JournalofW enzhouUniversity。Soci~ Sciences Jan,2010 再论汤本原著 《牡丹亭 的声腔问题 朱仰东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摘 要:牡丹亭))的声腔问题至今仍然争讼不已,一般来说无外乎力主弋阳腔、宜黄腔、昆腔和海盐 腔四种。事实上,依据相关资料及汤显祖创作的实际情况,此四种观点之于汤本原著 (牡《丹亭》而言, 都有偏颇之处。结论认为:(牡《丹亭》初创时期并不主何声腔,完全是一部传奇体制式的丈人剧作,只 不过后来各种唱腔结合 自身情况,各取所需,加以改编。也正因如此,一方面该剧在唱腔问题上难以 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该剧能常演不衰。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声腔 中图分类号:1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0)01—0076—05 DoI:10.3875~.issn.1674—3555.2010.01.013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H.edu.ca获得 《牡丹亭》 自诞生之 日起,其声腔问题便争议不断,甚至在汤显祖、沈臻之间还引发了一场 文学史上著名的公案,即汤、沈之争。尽管在剧坛上 《牡丹亭》多为昆曲所搬演,但 《牡丹亭》 的声腔 问题时至今 日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概而言之,有四种观点,即:弋阳腔说、宜黄腔 说、昆山腔说和海盐腔说,其中尤 以昆山腔说影响最大。那么, 《牡丹亭》到底主何声腔?是四 种声腔中的一种,还是另有所本?本文在现有成说基础上,通过一一辩难的方式,去伪存真,力 图对 《牡丹亭》创作之际汤氏所主声腔问题做些释疑解惑的工作,合理与否,敬请方家指正。 一 、 弋阳腔说 以主弋阳腔者论。持此论者往往以臧晋叔改窜 “四梦”时多次指出汤显祖剧作中有弋阳腔因 素为证,认定汤 氏之 《牡丹亭》原本当以弋阳腔为主进行创作,至少也是受到弋阳腔的影响。影 响云云,当或有之,但 问题是,就整体言之,这一结论是否禁得住推敲呢?我看未必,即便臧晋 叔在评点 “四梦”时的断语 中曾经指出汤显祖剧作渗入了弋阳腔 的因素,比如在其改本 《南柯记》 “围释”【四块玉 】中就批 日:“此 曲已见 《牡丹亭》。中间音调须与深于 曲者商之,而临川以惯 听弋阳之耳,知而成,其舛宜矣。”又 同剧 《召还》之 【集贤宾】批语日:“此 曲有 奴‘家并不曾 亏了驸马 等 白,此弋阳语也,削之 。”①也不等于必然得出上述结论,理 由是: 其一,“四梦”(包括 《牡丹亭》)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弋阳腔演唱,但臧氏所言并非就作 品整体而言,而是就谱 曲填词的某些环节因为有弋阳腔因素的窜入而顺便点明,从中不难看出, 此乃 “偶尔有之”并非 “常数 ”。就作品实际情况来看,弋阳腔因素在整部剧 中所 占比重也是很 小的,根本谈不上有为弋阳腔而写此剧的可能。 收稿 日期:2009—02—09 作者简介:朱仰东 (1979.),男,山东郓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 ① 转引自徐朔方.汤显祖评传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8. 朱仰东:再论汤本原著 牡丹亭 的声腔问题 77 其二,“临川I以惯听弋阳之耳 ,知而成”云云,并不能断定因为其对弋阳腔之熟而必然运用 到实际创作 中。但话又说回来,因为江西是弋阳腔 曾经兴盛的地域之一,汤显祖生于此地,并在 此隐居数十年,所以也不可能不受浸染,在写 《牡丹亭》时不免受到影响。凌漾初在 《谭曲杂札》 中说:“至于 (汤显祖)填调不谐,用韵庞杂,而:疋忽用乡音,如 子‘’与 宰‘’叶之类,则乃 拘于方土,不足深论。”I【】袁宏道评 《玉茗堂四种曲》亦云:“此临川I不生吴中之故耳。”[2183恰好 说 明地域文化的传统力量对于一个作家 的影响之深 ,汤显祖显然也不例外 ,“忽用乡音”也反证 了弋阳腔不是其主要声腔,与 “误入 ”一词一样在程度频率上相差不多。 更为重要的是,弋阳腔至汤显祖时代,基本

文档评论(0)

itxtu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