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3《
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
“怪石”不“怪”???丑石不“丑” ——苏轼《咏怪石》与贾平凹《丑石》对比谈 贾平凹1981年2月2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散文《丑石》,自选入初中课后至今盛誉不衰。无独有偶,早在928年前酷爱奇石的苏轼也曾有感而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咏怪石》的诗篇。一个是在小说和散文两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当代举世瞩目的作家,一个是独领风骚数百年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两篇作品,一诗一文彪炳于世,真可谓春兰秋菊各竞美。 下面我们不妨对比研读这两篇文章,从中探求贾平凹写作《丑石》与苏东坡《咏怪石》之间的渊源关系,加深对《丑石》一文深邃的意蕴和精湛的表现方法的了解。 1.立意上异同。《咏怪石》诗分三层,前十二句写他家疏竹轩前的怪石为多余之物,没有用处;中间二十八句为第二层,写怪石向苏轼托梦,为自己辩解,实际上苏轼借怪石之口,热烈歌颂怪石的高贵品质;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苏轼听了怪石的自辩,觉得怪石不但不丑,而且它的“节概”高不可攀,故书于席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显然,诗篇于人们在人才的价值,人才的认识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之外,东坡书席端作为座右铭以自勉自励的还在于,“怪石”值得景仰的“节概之处”那就是一、“怪石”它人品高贵,不自轻自贱,有别于“贱人”,一般六种用场的石头,虽有点小用途,但伤残破碎,不配称着美质良材。“怪石”名载史册,流传久远,与铅松并列,充作贡赋。二、“怪石”人格正直,有别于人“庸人”,它铁骨铮铮,不畏强暴强权,抗拒强暴秦皇而不让搬迁。三、“怪石”信仰崇高,有别于“常人”,?不朝秦暮楚,矢志不移,雷霜相加而不变,精雕细磨不变形。“石品”即“人品”,怪石的“节概”实际上正是这首诗篇深刻的意蕴所在。回过头我们再看《丑石》一文,贾平凹并未象东坡那样从方方面面刻画“怪石”有“不怪”值得景仰的“节概”,倒是运笔揭示了“丑石”外丑内美、形丑实美的实质,由此升发到哲理的高度,一是向人们揭示“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美丑观”,二是既赞颂“丑石”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也怨恨它这么多年逆来顺爱、缄默屈忍的悲剧“性格”,从而把人们对美与丑,人的自身价值、人才的价值、人才的认识等思想提升到一个难得的高度,显示出深刻的美学意义。 ????2、表现手法的异同:比较《咏怪石》、《丑石》,它们成功地使用的表现手法是:(1)托物言志。散文的抒发情志,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情志是无形的,必须以具体的物象之类的载体为前提。外物,便经常进入散文的视野,成为主体内情的物质形式。从根本上说,寄寓了一定的感情倾向的美的物象,是散文家与欣赏者之间的一个中介,一个桥梁。《咏怪石》、《丑石》它们不是选择常见易用的“花、草、树、木、月”,而是在写作中选择了新巧深刻的所托之物以寄志,东坡《咏怪石》诗别具匠心选了棱角突兀,精糙粗劣不堪、瘦骨棱棱的怪石,极形其“怪”;贾平凹平中见奇地选了不规则没棱角平面,无汉白玉的细腻、大青石的光滑的“丑石”,其状极“丑”,然而,恰恰经过作者的精心的加工提炼,尤其是通过作者巧妙的比拟、联想、渲染、对比,这些原来不甚惹眼的事物,却顿然闪射出熠熠耀眼的光彩,显示出深刻的道理来。不过,苏东坡是巧妙地将“已志”移注于“怪石”的全过程咏叹中,借怪石之口写自已的节概志向。而贾平凹则是于层层渲染铺垫对比中,“卒章显其志”,通过凝炼的语言,把内在的情思直接地抒发出来,倾注出来,予人以警醒。(2)抑扬手法。散文的抑扬手法,常见的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咏怪石》和《丑石》都异曲同工地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作者为要褒扬某人、某事、某物,先让此人、此事、此物以相反形态,也即不值得褒扬的面貌出现。这种并不值得褒扬的面貌,或为最初的表面印象,或为道听途说,或为此人、此事、此物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某些非本质的或者偶然的现象,或为认识者的错觉和误会,等等。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认识的推进,对其人、其事、其物的深入了解,文势陡转,此人、此物、此事露出其光采,既则充分显现出本来的美的意义,以至值得褒扬一番。《咏怪石》一诗全篇抑扬得体,先从六种用场抑之“无一取”,“砧础则甲斫,砥砚乃枯顽。于缴不可?,以碑不可鎸”,谁知石乃灵怪所变,所述乃石之精用,它不同于先前六种用场石头之“小用”、“一般”、“普通”、“愚顽”,乃是载史册、充贡赋,警骄君、抗秦皇如磐石的有节操、灵性、人格、信仰的“大用”、“特殊”、“珍品”、“灵性”之大才,这就于抑扬对比、曲折多波之中刻画了“怪石”的完美形象,凸现了“怪石”的“节概”,同时,更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再看《丑石》一文,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这块石头,不能垒山墙、铺台阶,錾石磨,老人讨厌,工匠讨厌,小孩讨厌,连花草也讨厌它,大家咒骂它嫌弃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阶段质量评估课件3.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阶段质量评估课件4.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1.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2.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3.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4.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5.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6.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课件.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期末总复习课件.ppt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作品赏析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赋》备课学案(学生用)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赋》基础知识喜欢苏东坡(节选)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赋》三读三品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赋》中苏子两次歌唱的意义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及教学策划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及其他》(资料整理)喜欢苏东坡(节选)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下的人生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赤壁小解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杜牧《赤壁》赏析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