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3《关于苏轼生平故事及成就的资料介绍
文学家、书画家。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生平与思想 嘉□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 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 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舒□、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 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与元老侄孙》),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以期充满勃郁而现于外(《南行前集叙》)。他认为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阶段质量评估课件3.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阶段质量评估课件4.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1.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2.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3.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4.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5.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6.doc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课件.ppt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上期末总复习课件.ppt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论苏轼词中的现实主义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浅析苏轼前后《赤壁赋》里的感伤情绪(教学论文)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人生,写入诗词(李白、韩愈、苏轼)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卜算子寂寞沙洲冷》里的爱情隐喻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六州歌头》赏析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水调歌头》赏析2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的故事(二)(备课资料)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一语文:1.4.3《赤赋壁》苏轼的故事(三)(备课资料)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最近下载
- 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2).pdf VIP
- 液体无水氨企业标准.pdf VIP
- 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新能源大探索-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课件.pptx
- 江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童常见病OTC中成药如何选(二)》习题答案.docx VIP
- 2024-2024江苏小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2026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pdf VIP
- 从告于庙社到告成天下.PDF VIP
- 《GBT 45288.2-2025 人工智能 大模型 第2部分:评测指标与方法》知识培训.pptx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经济安全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