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食用菌研究进展.pdf

安徽农学通报 ,AnhuiAgri.Sci.Bul1.2010,16(1) l09 我国食用茵研究进展 李 淑 秀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 234100) 摘 要:食用菌因其营养保健作用而倍受关注,各国对于食用菌的研 究也逐步深入。从食用茵育种技术、栽培料、栽 培模式、产品加工4个方面综述 了我 国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食用茵;育种 ;栽培模式;产品加工 中图分类号 $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f2010)0】一10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 ,食用菌 菌株 ,具有一定的定向性。陈文 良通过香菇 L867与CrO4 倍受关注。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较 两个品种的单柱菌丝体配对杂交 ,培养出L934新品种 ,用 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是菌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已知菌 L33与 GtO4两个 品种 的单柱菌丝体配对杂交 ,培养 出 物约 1万种 ,大型真菌估计 3800种 以上,食药用菌达近 L937新品。这2个香菇杂交新品种具有高产 、优质,耐低 2000种 ,其中已知食用菌达981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温等特点,已在京郊和部分省市大面积推广。 我国具有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年产生几亿吨农 1.4 食用菌诱变育种 目前对于co、紫外线、离子束 、激 业废料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目前我国已 光 、x射线、快 中子等因子导致的诱变研究较多,并在食用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我国食 菌新菌种的选育中已取得不少成果。夏志闫、艾辛等采用 用菌行业的迅猛发展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 co射线诱变杏鲍菇菌丝,在辐照量为 1000Gy,剂量率为 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但在食用菌生产中,仍存 67.8Gy/h的条件下,经过拮抗试验和醋酶同1二酶电泳验 在食用菌品种单一,食用菌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 证 ,选育出1株杏鲍菇新菌株,诱变菌株与供试菌 比较 ,深 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食用菌加工设备 层发酵实验中菌丝积累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简陋 ,以经营原始产品、初级产品为主,加T升值的产品很 1.5 基因工程育种 食用菌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晚,但多 少;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等问题。 种主要栽培食用菌已建立 了遗传转化体系,如闫培生 、罗 1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信昌等将双孢蘑菇,糙皮侧耳的选择标记为抗药性标记基 1.1 野生食用菌驯化育种 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是食用 因,闫培生进行的将外源抗药性基因导入香菇体内研究, 菌育种的重要内容 ,是人类获得栽培菇种的重要途径。陈 初步建立了香菇的遗传转化体系,下一步的研究将着重于 文 良通过驯化栽培北京京郊野生猴头菌菌株,先育出高产 定向培育抗病虫、高产、优质的香菇新品种。 优质的 “北京猴头菌 1号”新菌株,该品种具有转潮快、朵 1.6 菌种脱毒技术 为了抑制菌株退化速度,提高菌种 大、内实等优点;杨维刚通过驯化栽培粉褶 白环伞获得成 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将生物脱毒 功;曾光富对野生朱红硫磺菌进行驯化后栽培成功。经过 技术应用于食菌种选育的研究并已取得 了一定进展 ,但是 新疆研究人员的多年努力驯化栽培成功的阿魏菇,现在已 目前脱毒菌种的品种尚少 ,要适应产业化大生产还须不断 经可以进行大面积栽培,目前 尚有多种野生食用菌的驯化 开展菌种的脱毒研究工作。 育种处在试验阶段,要大面积推广还需进行更进一步的 2 食用菌栽培料的研究进展 研究。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