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人教版.doc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
1、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重点 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
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
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思考,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呼唤和平
2、呼唤和平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残酷
3、战争是如何的残酷,请同学们动手从文中找一找。
教师注意归纳总结,战争的残酷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呢?
学生讨论教师予以点拨
概括来说作者采用分叙的方法,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分为四个片断:
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5、把握引文正文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学生讨论教师予以点拨
萨特的话是很警辟的,特别是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很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课堂小结: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三、讨论课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词句和事物。
教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与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对这场罪恶的战争的痛恨,和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敬意。同时,我又发现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语句很难理解,如文章开头的引文中提到的:“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语句和事例呢?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再细细琢磨这些句子的含义?
注意探究文中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含义深刻的词句,如“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历史与现实”等。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1、请找找文中有哪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含义深刻的词句和事物。
历史——现实
沉重——美丽
(德)忏悔——狡辩(日)
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2、析一析“历史”与“现实”
(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明确: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明确: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3、析一析“沉重”与“美丽”
你们可以看出哪些是沉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社会与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4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浙教版.doc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4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泰顺县五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泰顺县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海宁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浙教版.doc
-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衢州市横路初中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导学案(2,A班)(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
-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导学案(2,B班)(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
-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力的存在导学案(3,B班)(无答案)(新版)浙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