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成语蕴涵的化学知识评析.pdf
2010年第 2期 绸三谚
总第 171期 、
THESILKR0AD 文学与语言 l
汉语成语蕴涵的化学知识评析
杨 芳
(成县支旗初 中,甘肃 成县 742500)
[摘要]成语 中蕴涵着丰 富的化学知识 。本文选取 了汉语 中与肥料 、燃料 、水火 、金属冶炼和火药应用等有关的成
语 ,在解释成语意义的同时 ,运用化学知识对成语 中的科学现象进行分析 ,探讨化学科学与成语语 言艺术 的内在联
系。
[关键词]汉语成语 ;化学知识 ;语 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79—02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的环境却依然能够保持 自己纯洁的品格和高洁的人格 。
科学。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事物的发生 、发展规律进行 那么莲花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原来莲叶的表面有一
概括性描述 。创造 出一种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成语 ,它 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 。而且莲花的表面结构非
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成语是人们长期 以来习用 的、形式简 常细致,细致到纳米级别的尺寸.使得表面不沾水 ,所
洁而意思精辟 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其中所包含的一些 以,灰尘或泥 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故不能藏垢纳污 :
化学知识,渗透着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精辟的总结。 而且莲可以通过 自身不断新陈代谢 .把污泥变成营养丰
富的物质。对于美丽的莲花 ,它脚下卑贱 的污泥是使它
一 、 自然肥料常识在成语 中的体现 大放异彩 、茁壮成长的无价之宝 ,弥足珍贵 ,也使人们感
(一)刀耕火耨 慨大 自然 的神奇 。
火耕水耨 ,原指一种古老的耕种方法 。裴驷 《史记集
解》引应劭 日:“烧草下水种稻 ,稻与草并生 ,高七八寸 , 二 、水火在成语 中的应用
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 ,草死 ,独稻长 ,所谓火耕水耨 (一)钻木取火
也。”古代 山区农 民播种前 ,常先砍去树木 ,焚烧野草 ,用 火是物质燃烧所表现 出的一种化学现象 .是物质发
灰作为肥料 ,除了供给土壤钾、磷等多种元素外 ,还可降 生激烈氧化而质变的一种化学反应 。人类用火的历史可
低土壤酸性 ,但他们却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草木灰能 以追溯到200万年 以前,利用摩擦所产生的高温生火是
使庄稼长得更好 。刀耕火耨这种原始 的农业耕作方式 , 一 项最原始的技术发明。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
是一种科学种 田方法 .是古代农 民对 自然肥料不 自觉 的 理实现的。即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来。 《太平御览》卷
应用 。 78引 《礼含文嘉》说 :“燧人始钻木取火 ,炮生为熟 ,令人
(二 )腐草为萤 无腹疾 ,有异于禽兽 。”人类支配 了火 ,为实现一系列化
古人有腐烂的草转化为萤火虫的说法 .认为萤火虫 学变化提供 了条件 ,也为制陶、冶铜 、炼铁等创造了条件 。
是草腐烂之后生成 的。其实是萤火虫的卵产在水边 的腐 (二 )水火不相容
草上 ,以致让人们误认为腐草为萤 了。然而腐烂 的杂草 、 燃烧是一种剧烈 的氧化反应 ,木柴 、纸张燃烧 引起
蒿杆等物掺入土壤而成的腐草土含有丰富、持久的营养 的火灾.一般来说,用水扑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水
成分,是优质盆栽植物的肥料 。古人的腐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