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艾尔斯伯格悖论的确定性品牌诉求策略选择①
黄 炜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吉首 416000 )
[摘 要] 艾尔斯伯格悖论认为,人们是模糊厌恶的,即,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事
物,而对不确定的事物天生排斥。文章试引用该结论于品牌诉求的策略中,并通过实验法进
行假设检验。文章最终得出结论是,在文章所研究的若干产品品类的范围领域内,人们更加
青睐于选择由确定性的品牌诉求策略所推介的品牌及其产品。文章的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
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该结论的营销策略建议,并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在外部效度方面所存在
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 键 词] 艾尔斯伯格悖论;模糊厌恶;确定性品牌诉求策略;模糊性品牌诉求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The Selection of Certain Brand Proposition Tactics
Based on The Ellsberg Paradox
Huang Wei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416000, China )
Abstract :The conclusion of Ellsberg paradox is that people are always averse to ambiguity,that is
to say,people prefer certainty to ambiguity.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Ellsberg paradox to brand
proposition tactics,and put it to the test of experiment.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eople prefer to
these brands which been proposed by the certain brand proposition tactic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applicable to brand propostion tactics, and put forwards suggestions on market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Ellsberg Paradox ;Ambiguity averse ;Certain Brand Proposition Tactics ;
Ambiguity Brand Proposition Tactics
① [基金项目] 本文为作者所主持的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品牌演化管理:基于动态消费心理的品牌核心价值
诉求策略研究》(07C533)阶段性成果;本研究得到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 黄 炜(1978-),男,湖南花垣人,湖南省吉首大学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主
要研究方向:品牌战略与营销。
从 1950 年代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 )提出USP ① (独特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理论以来,品牌诉求策略经过了若干范式的演进,譬如,60 年代
的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 )提出的BI (品牌形象:brand image )) ;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 )提出的ROI理论② ,及其所倡议的品牌诉求应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李奥·贝纳(Leo Burnett )提出的“独特品牌创意”论;70 年代里斯、特劳特(Al Rise ;
Jack Trout )提出的定位论(position ),等等。此外,还有阿尔伯特·拉斯克尔、克劳德·霍
普金斯、斯坦利·雷索、罗必凯诸人,从实践上提供的各种独特的品牌诉求范式,使得具体
品牌在采取诉求策略方面,有着多样的选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竞争的展开,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Brand Image )
并选择有效的品牌诉求策略,成为当今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早在 1970 年,Bird 、
Channon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