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北宋时期对颜真卿书法品评和演变.pdfVIP

五代至北宋时期对颜真卿书法品评和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有杜、颜、韩的真正流行和奉为正宗,其地位之确立不移,并不在唐, 而是在宋”,{4}又说 “颜书虽中唐已受重视,但其独一无二地位之巩固确定,也 仍在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派学颜之后。”{5} 这段话说明,颜真卿的书法虽然在中唐就已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人们竞相 学之。但是他那独一无二的书史地位的确立并不在唐朝,而是在北宋后期,通过 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大力宣扬而最终形成的。苏轼曾说过: “书至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6} 自宋以后,历代书家无不学其法乳,以成就自己,并对颜真卿的书艺评价甚 高,把他推到了和王羲之相提并论的地位,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之大。我们姑且 不论颜真卿至高的书史地位是不是在北宋后期由苏轼、黄庭坚等人最终确立的, 但至少可以说明在他们的盛赞下,这时期人们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评论达到了一个 高潮。 本文就是从这点出发,来探讨颜真卿的书评地位这一历史问题。为什么五代 至北宋初期人们对于颜真卿的书法品评还不是很统一,甚至有些微词,而到了中 后期又慢慢对其书艺有所改变,直至达到高潮。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原因,本文 从五代至北宋初期,当时的整体文化背景以及书法风气来入手,再参考历史文献, 著录典籍以及那时期文人士大夫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一种评论态度,继而阐明何 以在这时期颜真卿的书评地位还不是很高。同时由于北宋中后期尚意思潮和儒 家、禅学思想的逐渐兴盛,这时期人们对于书法的品评和欣赏观念有所改变,以 及对于当时书法风气的不满,进而迸发出的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古法的意识愿 望,使得这时期人们对于颜真卿的书艺赞誉甚高。再加上后期印刷技术的提升和 普及,以及宋代官书字体的演变,使得颜书影响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在 苏轼,黄庭坚等书法大家的极力推崇学习下,人们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评价在北宋 后期达到了一个高潮。 2 第一章 五代至北宋的时代背景 唐朝中后期,由于皇帝的昏庸无能,宠信奸臣,国力逐渐衰弱,再加上各 地方节度使的权利逐渐扩大,形成了藩政割据的局面,使得中央在军事,政治, 经济上的权利有名无实,最终导致了那场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虽然这场 战争到后来被平定了,但唐王朝国力大衰,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天佑四年(907 年)被梁王朱温灭亡。 五代,同样也是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尤其在北方。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都自称是正统王朝,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他们各 自拥兵自重,逐鹿厮杀,弄得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横尸遍野,民不聊生,沉浸在一 种恐怖阴霾的气氛之中。所谓: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7}描写的就是这种割据争霸后悲惨的情景。但在此时,江南地区却少有战争发 生,再加上此地经济较为发达,自古又是鱼米之乡,所以这时期人们的生活相对 比较幸福、安定。江南之所以没有受到太多战争的侵扰,第一是地理原因,由于 江南离在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和长安比较远,再加上长江这条天堑的阻挠, 北方军队很难打入到南方来。第二是人为原因,由于当时江南统治者英明的政治 和军事策略,不断打败了北方军队的侵略,给江南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安定祥和的 日子。正是由于这点,当时南方地区文化氛围比较活跃,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 很大的发展。而且北方一些文人志士为了逃避战乱的侵扰纷纷逃到南方,使得南 北文化互融,更加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艺风貌,所以中国历代才子佳人大部分都 出自江南之地。到了公元 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至此宋朝 结束了五代以来 50 多年的战乱,天下一统,以前南方各国的文人墨客,才子佳 人也都纷纷归顺了大宋王朝。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国家又恢复了统一。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五代时期那 样战争纷乱,军阀割据的情景,北宋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避免皇 权的削弱,统治者加强了中央集权,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且重文 轻武,削弱武官的军权,提高文官的职权,恢复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 地位。正是由于这样,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十分尊重那些儒家思想的读书人,强调 以德而教,注重人才的培养,又大兴教育事业,开办太学和各地州县的学院、书 院等。宋太祖曾感言: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8} 因此在北宋统治时期,朝廷没有因言获罪而处死一个文人志士。人们的思 想观念都比较活跃、自由,相互争鸣,为文化的兴盛带来了强大的生命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