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本论文分两部分内容,上编内容阐述朱子闽学的思想渊源,下编内容论述朱
子以书院教育和刻书为方式的理学传播。
朱子闽学与二程洛学有着密切关系,理学史上,常常以“程朱理学”称谓宋
明理学,体现了朱子闽学与二程洛学一脉相连的联系,朱子闽学是对二程洛学的
继承与发展。朱子在“理气论”、“道器论”、“性理论”以及经学思想上都对二程
理学思想作了补充和发展。
杨时师从二程,罗从彦师从杨时,李侗师从罗从彦,杨、罗、李在南宋时被
称为“南剑三先生”,他们是二程洛学的传承派系,从二程洛学发展到朱子闽学,
“南剑三先生”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南剑三先生”在体认天理的方式上以“体
验未发”为宗旨,并以此相传,即所谓的“龟山心法”、“道南指诀”。朱子对此
予以批判与扬弃,在认识天理的方法上,朱子直接继承并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论”
思想,以“格物穷理”说取代“体验未发”的认识论方法。
朱子重视通过书院教育方式传播理学。朱子在书院教育的目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新的思想,并以此区别于官方的科举应试教育,体现了书院
教育以传播理学思想为宗旨的特征。在书院教育活动上,朱子通过书院会讲、理
学祭祀活动等方式为书院传播理学开辟新的方式。朱子以书院为阵地的理学传播
也促进了书院教育的发展。
朱子重视通过刻书方式来传播理学。朱子通过整理、刊刻理学文献以及自己
的学术成果等方式来传播理学。朱子刻书有其显著特征,注重精校精刻,注重整
理理学家前辈的著作文献等;朱子在外任官,均有刻书活动,这种刻书活动地域
范围的广泛性特征,扩大了理学传播的影响。朱子刻书活动具有深远意义,其刻
书促进了门人弟子的刻书活动,扩大了理学传播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闽文化素
质。
关键字:闽学洛学传播 书院 刻书
Abstract
This isdividedintotwo with
paper parts theformerone
elaborating
onthetheoretical Min
of“the CltureofZhuXi”andthe
origin latterone
Xi
onthatZhu his ofOrderthe ofeducation
spreadsTeachingsby way
and books.
inscribing
“theMinClture
ofZhuXi”is related
closely to“theLuoCltureofthe
oftwo YiandCHENG
CHENGs(CHENGHao)”.Thatphilosophical
ofCHENG—ZHUin and
thought SongMing is called
dynastiesusually
theSONG—MING
Neo·Confucianismembodiesthat“Zhu
XiMin
Clture”,
which
succeeds“LuoCltureofthetwo asthesuccession
Chengs”,a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