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和社会上册学会拒绝法制教育课件(人教新课标):_学会拒绝.pptVIP

六年级品德和社会上册学会拒绝法制教育课件(人教新课标):_学会拒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会 拒 绝 什么是毒品? 一个花季少女的独白 我上初中前,是班上的一个好学生,经常从学校捧回奖状、证书。然而上初一时,我爸去世了,妈妈又结了婚,对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关心了。我觉得很失落。这时,我认识了几个高年级失学的女生,我们常在一起玩。 一天,我去找她们 ,发现她们正在吸毒。见我进来,她们便劝我也尝一尝。我知道毒品的害处,没敢吸,然而我看到她们吸毒后陶醉享受的样子又很好奇,经不住一再的劝,我也试着吸了。开始那滋味并不好受,头晕、恶心,还吐了。但她们说,没关系,慢慢就好了。我又吸了第二次、第三次。我一直以为自己能控制住自己,不会上瘾,可是没想到这两次之后就再也离不开毒品了。开始用妈妈给的零花钱买毒品,后来钱不够用就偷,偷家里的,偷外边的。 我也想过戒毒,可太难受了,身上疼痛难忍,浑身没劲儿。看到朋友吸,我还是吸了。到戒毒所后,妈妈来看过我两次,当时我们都哭了。 三个月的强制戒毒就要过去了,当记者问她出去后的打算,还会不会再吸毒时,她说,只想在家陪妈妈待一段时间。而对后一个问题她始终没有回答,只是黯然的望着窗外……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毒品是人类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吸毒不仅使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受到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吸食毒品会使吸毒者引发多种疾病和传染病。同时,在心理上,吸毒会摧毁吸毒者的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吸毒者所需的高额毒资,必然导致家庭失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碎,甚至残害家庭成员。事实证明,毒品已经并正在吞噬着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从而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吸毒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罪魁祸首。 对于毒品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 *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什么是陷阱? 陷阱,原指猎人狩猎时挖的用于捕获猎物的深坑,后 来用于比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圈套。 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陷阱? 毒品的陷阱,烟酒的陷阱,网络的陷阱,暴力游戏的 陷阱……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等能够使人上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种类很多,吸入后,有的使人兴奋,有的使人产生幻觉,有的镇静催眠,毒品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尤其像吗啡、海洛因、冰毒等,对人的伤害最为严重。 哪些东西是毒品?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数据: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同比上升6.8%。青少年仍是吸毒的高危人群,占吸毒人员的70.4%。 摇头丸 冰毒 海洛因 杜冷丁 想一想: ●读了这个少女的独白,你想到了什么? ●你认为三个月的强制戒毒,能使她最终摆脱毒品 吗? ●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为弄钱吸毒,盗窃五四式手枪。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她曾是一名优秀的技巧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曾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过第一名。后来在男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男友已因吸毒死亡,为吸毒她不得已将奖牌换了海洛因,为吸毒她到歌舞厅座台。公安机关曾2次送她强制戒毒,她自己也3次自愿戒毒,均告失败。 曾在重庆市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追求“时尚”染上毒瘾,吸光了所有的家产。昔日重庆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兰州市27岁吸毒人员马兰青见丈夫吸毒败家,自己还经常挨打受气,想帮助丈夫戒毒又屡遭失败,因而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吸毒。1997年3月6日在家中注射毒品过量死亡。  某女的母亲在其3岁时吸毒成瘾,致使该女12岁时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14岁时她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维持母女吸毒所需费用。母女二人多次被强制戒毒。出所时母亲竟然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骗走吸毒,而且三年不知下落。1997年4月12日,毒瘾缠身的少女撞向一辆行驶的出租车,脸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的疤痕。 辽宁省沈阳市王旭霞、王宏霞两姐妹“以贩养吸”,在4年时间里,采取对初吸毒者无偿“送毒”等方法,贩卖毒品521.5克,便30多人吸毒成瘾。吸毒人员中有机关干部、大学生、无业人员等,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 青少年由于涉世未深,识别能力不强,往往容易钻进毒犯设下的圈套,被一步步拉进毒害的深渊。 乌鲁木齐市前进街1号的王保年伙同其妻魏敏零包贩毒,被依法判处死刑,其妻判处无期徒刑。他们曾诱骗76名无知青少年吸毒成瘾。 第三条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