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全新教程高考总复习同步测试:鲁人版语文必修1: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doc

2012全新教程高考总复习同步测试:鲁人版语文必修1:第1单元自读文本谈读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越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1.联系选文,说说读书的关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2.“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这个比喻句说明的是什么?(不超过4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把“做学问”比做“作战”,把“基本要籍”比做“要塞”,作者运用比喻说明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3.根据原文简要解释“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好书应集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钻研、深思熟虑。②读书是为了自己受用,涵泳优游,提升自身气质修养,不是为了装点门面,炫耀知识渊博。 4.请赏析“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地说明了读书如果“多读而不求甚解”,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的道理。 二、语言运用 5.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网络词语,甚至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有人说这是网络语言,也有人说这是“火星文”。有的同学把这样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引起了大家的议论。请你运用比喻修辞,写几句话规劝这些同学。(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