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研究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观研究综述.doc

数学观研究综述 黄毅英 (香港中文大学 课程与教学学系,香港) 摘要:学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知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方式.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也影响着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要在学生接触的数学题中引入变化,利用改变学生的经验空间去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和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数学经验空间的拓宽,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数学观,有更具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关键词:数学观;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2)01–0001–08 1、数学是什么 “ 数 学 是 什 么 ? ”— — 这 好 像 是 一 个 多 么 有着明显答案的问题!如果你翻开字典,里面 会告诉你:“数学是空间与数字的学科.”(《牛 津字典》).其实拿这个问题问各行各业的人, 可能会得出十分不同的答案[ 1, 2] .譬如你问一 个学生什么是数学,他可能会答,这是教材里 的内容、学校课程里的一科,“代数”则是数学 教材里的一科. 不少研究指出,这种数学信念会影响学生 的学习和学习成果,包括他们对数学之认识、 理解和表现.Mcleod 便把数学信念综合出对数 学的信念、对自身的信念、对数学教授的信念 和社群性信念几个度向[3] . 例如学生认为数学是真理的集合,学生会 倾向于采取较机械化的学习方式.而假若学生 对学习及问题解决缺乏自信、甚至讨厌数学, 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他们亦会渐 渐真的减低学习数学的动力,慢慢削弱他们在 数学上的表现. 数学观不只是“学习”与“数学表现”的 中介因素,它本身亦可被视作一种学习成果.不 少学者也曾经指出,一些学生能解决数学题, 也可能只是模仿老师的解法而做一次,当题目 稍加变化时便束手无策,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里,数学观起着 中介的作用)反过来说,纵使学生解数学题如何的快速准确,但没有一个完好的数学观,亦 可以说是学习的一个缺失.(而在这里,数学观 则被视作学习成果)当他进入高层次学习和遇 到“非常规题”时,也许会荆棘满途.所以 1992年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便提到要培养学生的 数学意识[4] , 而最 新公 布 的《 全日 制 义务 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5] 也把情感与态度部 分(包括自信、意志、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 数 学 结 论 的 确 定 性 等 数 学 观 ) 纳 入 课 程 目 标 中.所以,数学观既是数学教育的一个“过程” (学习与解题的中介物),也是一个“学习成果”. 对 “ 数 学 是 什 么 ? ”(本 质 )、“ 数 学 是 如 何习得的?”(学)及“数学应怎么教授?”(教) 的看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数学方面的学 习表现,也影响着他们学习的动机.世界各地 的 学 者 均 得 到 以 上 的 结 论[3, 6~11] .事实上,学 生的信念是解释其行为的关键[12] ,而他们解决 数学问题失败也往往与其对数学本质的看法和 信念有关[13] . 一 些 研 究 便 发 现 学 生 往 往 把 数 学 看 成 是 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14] ,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 学生把数学看成符号的游戏[3, 15 , 16] .在 1986年 美 国 进 行 的 全 国 性 数 学 评 核 (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中发现有83%的 7 年级(相当于初一)学生赞同“在数 学里,必定有一个法则去遵循”这个命题,有 50% 的 学 生 则 赞 同 “ 学 习 数 学 主 要 在 于 背 诵”.在这种数学观下,“了解”数学变成了“确信”和“记好”.“学习”只是一种知识传递[11]. 在这个总体信念下,我们发现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数学课堂文化”(约定俗成).例 如 Frank[17] 便发现,在学生眼中,数学题必能 在少于 5 步内完成、必可用四则运算求解并在 数分钟内完成[18] 、做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 正确的答案、每道数学题均只需要掌握一个正 确的解法[19]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习这些“标准答案”. 教师与学生的数学观已形成了近年来中外 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焦点.香港中文大学数学 观研究小组也于 1996 年开展了数学观的主题 研究.整个研究理念包括学生和教师 2 部分, 可以用图 1 表示: 学生的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 教师教学行 为 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 育 观 数学问题解决行为和表现 图1 2 数学观研究小组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小组由笔者所带领,其他成员为香港 中文大学林智中和黄家鸣 2 位教授. 2.1 在学生方面的探讨 1 ) 学 生 何 时 认 为 自 己 已 了 解 某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