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处理小学生“攀比心理”方法之我见.pdf
戈 蜜翳考
v0.3 No.5 LIBERAL ARTSFANS 教育教学5
处理小学生 “攀比心理 方法之我见
韦召娟
(贵州省麻江县咸宁小学 贵州 麻江 557604)
摘【 要 、学生的“攀比心理”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抓取社会积极因素,争取家长支持;讲故事、立榜样、规范学生的行为;开展实
践活动,把攀比引向合理竞争;把攀 比引至纵向,鼓励小学生跟 自己较劲的方法会在缓解小学生 “攀 比心理”的不 良影响方面取得一定成
效 。
【关键词 】Jj、学生;攀 比心理;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O5—0122—02
一 个祥和而愉快的春节 已悄然过去,我们又迎来 了一个新 的 羡慕 的生活。这一事例 的运用 ,让学生知道了潇洒 、阔气后面还需
学期,老师、同学们都以一种崭新 的风貌踏进 了已有一丝春意的校 要有本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使学生 的心灵得到了应有 的洗礼 。当
园,特别是那些身着新崭崭衣服而来 的孩子们 ,脸上更是遮挡不住 然在教育过程中,也还需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勾通 ,特别是那些家庭
的喜悦 。留意间,我注意到了让我担心的事情 ,这里一群 ,那里一伙 条件较好 的家庭 ,争取家长的支持 。
的小朋友们 围在一起好象在 比划着什么,再留心一会儿,发现其 中 二、讲故事、立榜样、规范学生的行为
的一个个小朋友正在 向同伴们炫耀着 自己的新衣服、新鞋子、新书 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因此 ,以有趣味的故事来教育学
包 .个别孩子甚至从衣兜里掏出一两张百元大钞 ,“这是我外婆给 生 ,能让学生从故事中人物 的思想行为得到启示和教育,知道什么
的压岁钱,那是我姑姑给的压岁钱,这是我舅舅给的压岁钱。”这样 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把 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对照,找出异同,
的攀 比还了得 !最起码的安全忧患意识一点都没有 ,一瞬间,“怎样 自觉调整 自己的不 良行为,消除攀 比心理。在这方面的优秀故事是
处理小学生的 攀‘比心理”’便萦绕在我脑海里,它也就成了我要研 很多的,如 《骄傲的孔雀》这篇童话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主要讲一
究和解决的问题 只孑L雀 以为 自己很美丽 ,到处与人 比美 ,并且嘲笑别人长得丑 。它
经过对学生生活的进一步 了解 .与家长的勾通和对一些资料 先后找啄木鸟、青蛙、公鸡 、老牛等 比美 ,但人家都在干活,没人理
的查 阅得知,学生 的 “攀 比心理”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 问题 ,形式 它 ,于是它很伤心,去找老马问原因,老马告诉它一个人只有外表
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物质档次、家庭条件 、外表长相 、荣誉 、学习等 美是不行的,主要的是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 ,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等。影响它形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孔雀懂得 了道理,同时小学生也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应该 比
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和升学率 的不当学校教育;怕孩子赶不上人 的 的是什么?除此之外 ,一些历史名人故事诸如 “孑L融让梨”、“凿壁
不当家庭教育;学生 自我认识能力不够和虚荣心、表现欲强的自身 偷光”等等 ,都可以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材料 ,都能让学
心理因素等 。当然 “攀 比心理”里面也有 “合理竞争”的积极因素 , 生从 中受到一定的教育,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 目的。
但我认为现在小学生的 “攀 比心理”多是一种片面 的心理现象 ,这 三、开展实践活动 。把攀比引向合理竞争
种心理促使学生在物质享受方面向高档次看齐。当这种心理需要 攀 比中也有 “合理竞争”的积极因素,我们要通过一些实践活
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有一种挫折感、自卑感 。这种心理的存在 ,必然 动 ,把小学生的攀比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