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前额是由大动脉和颈动脉经颞动脉供应血流的,因而能及时真实地反映体温的变化。发烧时,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大脑。当体温升高或降低时,人体也首先由大脑开始调节温度,大多数人的额头表面温度会随温度升高。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手去触摸前额,来判断人是否发烧。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手和眼睛可作为红外体温测量的补充 人类习惯于保持握拳姿态,使手心温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即使被测者从室外进入室内,其手心温度的变化也不大,因此手心也是非接触检测体温的最佳部位。眼睛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小。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额头完全暴露在身体外部,其表面温度不仅跟人体温度有关,而且受环境温度、湿度、气流、体表下血液循环和导热状况、表面换热条件、以及涂抹化装品和出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额头表面来间接测量人体温度的测量方法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3、利用额头测量体温的问题 人体的体表温度不能有效地表示人体体温。 红外辐射温度计具有非接触快速测温的突出优点,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红外辐射温度计不适于做为医疗诊断用,可做初步筛选和排除的工作。 全国温度计量器具技术委员会结论: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4、红外温度测量原理 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密度与物体本身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任何微小的温度变化均会引起明显的辐射能量变化,因此利用红外辐射测量物体温度的灵敏度很高。 人体主要辐射波长在9~10 μm的红外线。检测这一波段内人体发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就能换算出人体的表面温度。红外测温仪只接收人体对外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没有任何其他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以对人体无任何害处。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全辐射测温是测量物体所辐射出来的全波段辐射能量来决定物体的温度。它是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的应用,定律表达式为: W——物体单位面积所发射的辐射功率,数值上等于物体的全波辐射出射度; ——物体表面的法向比辐射率;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T ——物体的绝对温度(K)。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人体 红外辐射 光学系统 感受能量 探头收集、 聚焦能量 信息处理 其他电路将信息转化 读数显示在机上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4、红外温度测量设备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红外变像管:把物体红外图像变成可见图像的电真空器件,主要由光电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均安装在高度真空的密封玻璃壳内。 红外摄像管:将物体的红外辐射转换成电信号,经过电子系统放大处理,再还原为光学像的成像装置。 5、红外成像原理 固态图像变换器:由许多小单元(称为像元或像素)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将感受的光像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输出的一种大规模集成光电器件。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红外热像仪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红外热成像快速测温系统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 Thanks ! Q A Time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早在1837年人们就发现Ag2S的电导率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这一现象。最早用来制造热敏电阻的是VO2,美国贝尔实验室早在1940年左右利用Mn、Co、Ni、Cu等金属氧化物研制出工艺简单、性能良好的热敏电阻器。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每次扫描过程中由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衰减X线信息,再由快速模 /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电子计算机高速计算,得出该层面各点的X线吸收系数值,用这些数据组成图像的矩阵。再经图像显示器将不同的数据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这样该断面的解剖结构就可以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也可利用多幅相机或激光相机把图像记录在照片上。 由于CT影像完全屏除了重叠干扰,利用窗口技术使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软组织及实质性器官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的适应范围大致如下:①颅脑部的检查: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血管畸形)、脑外伤等;②对五官及颈部的检查:五官部位的肿瘤及炎症、咽喉部位肿瘤、颈部甲状腺及淋巴系统肿瘤、颈部肿块等;⑶胸部检查:肺内肿瘤及炎症,纵隔及胸腹的肿瘤、炎症等;④腹部检查:肝肿瘤、脓肿、血管瘤等,胆脏、肾脏感染及肿瘤,脾脏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