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池高级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宁夏中考采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实行开卷考试,其中思想品德是必答,考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试题中选答一科。盐池县的初中基本上要求学生选择生物,受此影响,很多初中的历史课课时不足或被挤占挪用,甚至初三没有开设历史课,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特别是世界史的基础薄弱,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一堂课40分钟),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盐池高级中学是盐池县唯一的一所高中,但每年中考全县前三百名左右的学生基本都流失到邻近的银川市、吴忠市等地的学校,致使学校生源受到影响。高一年段20个班级,按照中考成绩分成A、B、C、D四个层次的班级,A、B、C层次各两个班,为重点班;我所任教的都是D班(普通版),学生基础差,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存在厌学情绪;再加上平时的月考科目没有历史,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不够。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的标题叫“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的标题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那么,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指什么?
播放视频:《武林外传》之我是谁
欣赏视频,请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投影:
投影: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述三个不同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答:神→自然→人。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哲学家们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题目,代表这种倾向的是“智者”。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2的“历史纵横”。
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结合必修1思考:智者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答: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工商业发展;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