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采取的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的含义,知道中国始终坚持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及主要内容,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处理国家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认识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探讨求同存异方针对会议成功召开所起得作用。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2.下图是周恩来总理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情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现已成为处理国家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你能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吗?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1955年4月11日,周恩来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从香港搭乘飞机赴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当时国民党当局在港特务用60万港币买通香港启德机场清洁员周梓铭(化名周驹),在周恩来预定搭乘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 “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右翼轮舱处,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这架“克什米尔公主号”机起飞约5小时后炸弹爆炸,最后11名乘客全部遇 难,只有3名机组人员生还。而周恩来本人却因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经昆明取道缅甸首都仰光赴万隆参加会议而幸免于难。事件发生后香港警务处立即展开调查并查明事件嫌疑人是周梓铭。但是周在 警方能够采取行动将其逮捕之前成功逃往台北获得庇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相互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外交原则.1953年,为了给即将展开的五年计划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中国同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早在1952年6月,周恩来曾经表示:中印谈判西藏问题,双方应相互尊重独立和尊严,印方表示同意。1953年12月,中印双方谈判西藏问题,周恩来第一次完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就。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缅甸,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申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适用于中美两国关系,并向全世界发表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这五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第二项原则“互不侵犯”,就是在处理国家间和国家关系中排除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三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第四项原则“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第五项原则“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2.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1954年4月,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情况下,自己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中国不是这次会议的发起者,但却对亚非会议的召开表示支持和欢迎。并决定派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帝国主义对亚非会议的召开极端的恐惧和仇视,企图阻止会议的召开。1955年4月11日,美蒋特务引爆了当时中国包租的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事后,周恩来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赴会,受到印尼人民和华侨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加上美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会议有人鼓吹及反对殖民主义,又要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表示怀疑,无端责难中国可能利用华侨的双重国籍对别国搞颠覆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使会议误入歧途,周恩来率代表团进行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针对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周恩来决定把原来准备的发言稿作为书面材料在会上散发,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字酌句酌地起草了一份补充发言,明确提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用非常巧妙的方式阐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意识形态分歧问题,宗教问题等方面的立场和观点,既反击了西方代表对中国的污蔑,又避免了会议陷入意识形态的争论旋窝。周恩来的演讲充满和解精神,深深打动了整个会场。周恩来关于求同存异的方针,是求同而不模糊的界限,存异而不放弃斗争,在尖锐的矛盾中求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存异,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政策原则,也体现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为会议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例1】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的基本政策中最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解析】由题干中的奥运会、同一个世界等有效信息可以确定本题的主题是中国的外交外交,而B C D 均属于内政,所以不选。 【答案】A?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