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意境浅析.ppt
题型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先抓意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特点: “片云”和“孤月”意显凄凉与孤独、“落日”和“秋风”画面开阔而雄浑 。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片云” “孤月”这凄清而孤寂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孤独而知音难觅的伤感与烦恼;“落日” “秋风”这开阔而雄浑的画面则反映了作者虽是他乡一介病中腐儒,但仍壮心犹在、有志为国的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情怀。 例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诗人选取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答案提纲 遥远的天际“片云”飘零,深邃的夜空“孤月”高悬,画面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辉煌的“落日”依旧辉映大地,强劲的“秋风”催人振奋,画面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清冷 幽静 孤单、寂寞 三、方法总结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强调: 如何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有时可能相反。要特别注意。 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1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2 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3 瓮:这里指水瓮。 4 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的气氛的,给2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山水名篇历来为人们称道,请问诗中描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3-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3-4《美国的利益集团》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4-1《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4-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4-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5-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5-2《中国与联合国》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5-3《走进世界贸易组织》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5-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课件.ppt
- 2013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3 5-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课件.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程序技巧.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练习评讲之表达技巧.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唐诗概说.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思乡怀人诗.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练习评讲之表达技巧.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意境浅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