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近代史》教案 第四章 宗教改革——人的精神大解放 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神学,“它造成的思想解放却动摇了教会精神统治的根基,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16世纪在西欧北欧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起了精神解放的作用,它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使它再也无法以真理的垄断者自居了。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政治运动。这次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 15、16世纪,天主教会极其腐败,成为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天主教会拥有世界地产的1/3,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它采取各种手段聚敛钱财,如征收什一税、特赦税,出售神职和赎罪券等。教会各级上层人士过着糜烂的生活。法国的教士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窟。意大利的教士竟达到与医生合谋毒死病人以侵吞病人财产的地步。在德意志,教士腐败多端。1564年3月,一名教区神父马丁·艾森格赖描绘了一幅天主教教士的阴暗的画面。“德意志的其余教士们似乎是睡熟了,并且高枕无优,好像对我们面临的浩劫和许多灵魂的可悲堕落,他们丝毫没有责任一样。尊敬的教父阁下不能不含泪目睹一些教区和如此众多的教士的卑劣的状况。他们的穷凶极恶使天主教徒对他们极端憎恶,并招来持异端者的嘲笑。至今,他们不顾天主教徒的憎恶和持异端者的嘲笑,死抱着恶习不放,甚至宗教的毁灭也不能促使他们改过自新。更确切地说,他们罪上加罪,日甚一日地惹怒了上帝……以著名的雷根斯堡教堂为例……你可以说雷根斯堡教区是一个罪恶的渊薮。在那儿你不仅能看到教士与情妇同居,而且有通奸和乱伦的以及犯有强奸和杀人罪的教士。在那儿,由于他们的罪恶,许多人被吓得脱离天主教的信仰,并使得一切持异端者更加坚定地信仰异端”。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因此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因此,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采取了神学异端的形式,首先发动对天主教会的攻击。 宗教改革运动酝酿已久。早在13世纪,西欧已经有了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廉价教会的呼声。约翰·威克里夫(1320——1384)提出,简化宗教仪式,用英语做礼拜,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英国教会。15世纪,杨·胡斯(1370——1415)倡导改革运动,在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摆脱罗马控制的民族教会。16世纪初,马丁·路德提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系统理论,宗教改革运动最终形成高潮。 除宗教因素外,它还直接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有关。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德国由于各种矛盾特别尖锐,且急剧恶化,因而成为西欧宗教改革的策源地。 15世纪后半期到16世纪初,德国虽然是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商业、工业、农业进步很快,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尽管汉萨同盟自15世纪末以来日益衰落,但是从意大利到北欧的商道还要通过德国,因此德国的商业活动,尤其是中介贸易仍然相当活跃。中介贸易加强了德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大大促进了德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道沿线城市林立,总数达二、三千个,其中1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有16个。律贝克、莱比锡、奥格斯堡和纽伦堡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工业方面,发展较快的是采矿、冶金、纺织和印刷等部门。银矿开采和冶炼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部的哈士山的舍木尼茨,采用大功率抽水装置,可开采 数百米深的矿藏。1451年,萨克森一带开始用新技术从一种银铜共生矿中炼出银来,银产量大增,新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16世纪德国的采矿业和冶金业中约有10万名工人。到16世纪中叶,仅大型矿山就有工人12万名。1460到1530年之间,德国的银产量增加5倍,最高年产量300万盎斯,成为有名的白银大国。农业方面,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产量增加。有的地区还采用由封建地租到资本主义地租过渡形式——分成制。 但是,德国经济发展存在许多缺陷。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封建割据影响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德国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各城市之间缺少商业联系和交往。 经济的分散性深刻影响了政治的发展。16世纪初的德国仍然没有权威的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军队、法庭和货币,甚至没有明确的疆界,实际上是由7大选侯,10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上千个骑士和100多个自由城市统治着。这种割据局面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德国阶级关系日趋复杂,内部矛盾更为尖锐,矛盾的集中点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