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从老品牌到潮品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制造”:从老品牌到潮品牌   “自行车要凤凰的、缝纫机要蝴蝶的、手表要上海的、结婚首饰要老凤祥的……”曾几何时,不光是地道的上海人,就连全国各地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在添置结婚用品时,都会开出这样一张购物清单。单子上,绝大部分都是“上海制造”。   那些岁月里,大白兔、冠生园、茂昌、白猫……,闻名全国的上海品牌几乎涉及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很多上海老品牌被全国人民公认为品质的保证、潮流的代表。   世纪更迭中,这些老品牌有的已渺无声息,有的艰难生长,而有一些却焕发了勃勃生机,今天,让我们走到它们的背后,听听那跌宕起伏的故事。   辉煌和没落   5月初,由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东方品牌文化发展促进中心评出的“特殊榜单”——2012年度上海十大品牌、十大品牌新闻事件和十大品牌领军人物在沪发布,其中上海十大品牌是:银联、东方航空、绿地、上海电气、金桥集团、携程、春秋旅行社、振华重工、老凤祥、永达汽车。   按“十大品牌”创立的时间来分析,最早的是老凤祥,于1848年创立。其余九大品牌绝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新品牌,其中又分两个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如春秋旅行等;二是浦东开发开放之际,此时上海品牌发展进入快车道,绿地、金桥、振华、永达等均在这一时间创立。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冬生解析“十大品牌”的共性说,这十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如成立才10年的“银联”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银行卡品牌,绿地则迈入世界五百强行列。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据“十大品牌”的半壁江山,另有几家为外资或中外合资,仅有春秋一家属于民营。   与以前的“上海制造”基本属于制造业或轻工业等不同,新“十大品牌”中出现了旅游、汽车服务、航空运输等新行业,这与上海推进结构转型、提升三产能力有关。   “品牌是一定要小心维护的。”对于“上海品牌”的前景,上海家化佰草集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震表示,过去上海许多著名品牌的深刻教训就是不精细维护,产品和服务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最终被消费者抛弃。   上海1843年开埠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成长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继而又成为远东第一大轻工业基地。在1930年代,上海的工业发展达到顶峰。《上海通志》记载,当时上海的工业产出接近中国的一半。   开埠至今的170年间,上海成为中国品牌的沃土。随着时代洪流的激荡,诸多名牌在这里诞生,继而在这里被遗忘。   在上海诞生的名牌有多少,难以精确计数。据《上海通志》的记载,创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的百年老店,1995年尚有73家,其中经营日用工业品的有18家。比如,1667年的曹素功墨苑、1789年的王大隆刀剪店、1807年的吴良材眼镜公司,1864年的亨得利钟表商店,1918年诞生的冠生园。   一战后,外资重新涌入,华商受到剧烈冲击,即便如此,上海的重工业企业依然大量出现,一批名优品牌由此而生,如佛手味精、华生电扇、华成电机、美亚真丝被面、章华呢绒、回力球鞋、大中华轮胎等。其中“鸿翔”旗袍为中国夺得芝加哥世博会丝绸旗袍“银质奖”,蔡元培为其题词“国货津梁”。   自1970年代起到1980年代中期,三转一响的“老四件”逐渐成为国人结婚的标配。上海的轻工品牌又一次获得爆发,手表制造业甚至一度成为上海市财政的重要来源。   然而,这次复兴只是因计划经济下的供给短缺造成,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在1980年代中期上海的手表制造陷入衰落,1990年代初期,自行车、缝纫机逐渐衰落。相反,广东、福建等地轻工产品逐渐崛起,大量新品牌涌入市场。在市场新锐以及海外品牌的冲击下,很多国营老品牌举步维艰,甚至成为政府财政的包袱。因此,永久、凤凰、冠生园等很多老品牌企业进行了改制。   上海开开集团握有如开开制衣、鸿翔制衣、龙凤旗袍、亨生、第一西比利亚、蓝棠、博步、雷允上等品牌。由于开开集团曾经在合资中遭受过挫折,因此对投资者颇为警惕。旗下龙凤旗袍曾几次尝试引入投资者,均以失败告终。   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字号背后的经济价值依旧非常巨大,要振兴老字号,一定要责任明晰,找到有思路、有干劲的人去经营。“很多老字号企业运营不佳主要还在于机制问题,而民营企业有股权等激励措施,两者相比,企业员工的效率、积极性高低立现。而那些当初已经成为财政包袱的老字号,完成改制后就开始盈利。”   以时尚名义复出   1月的上海,当音乐圈“文艺男青年”方大同推着永久C复古自行车的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版面时,大概没有人会质疑两者之间勾勒出的和谐美感。   包括永久在内,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十里洋场聚集了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企业。上海制造不仅是“自力更生”、“精工高质”的代名词,更引领了几代人的生活风尚。   然而,当全球化大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