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营销将成营销主战场
在产品营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传统思维也在被颠覆,因4G带来的、可以预见的移动互联网的一飞冲天,让更多房企意识到了移动营销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行业与移动营销的紧密结合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媒体:在颤抖 在消亡
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上网,还是打开微信、微博,有太多的文章讨论关于传统媒体的生死存亡。用得最多的字眼就是——“狼来了”、“严冬”、“冰河时代”,甚至“消亡”……
1999年创刊于上海的《新闻晚报》终于死在了这个冬天里。这份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类晚报在运营了十四年后,宣布于2014年1月1日休刊。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因《新闻晚报》停刊而发表微博观点:“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报纸死掉。对读者来说,很多报纸内容相同,看一份就够了;有了微博,发现这一份也不值得看。纸媒衰落,有网络冲击的大环境,更有中国特色:重大事件‘网来网去’,纸媒假装没看见,凭什么要人订报?”
在某留学机构任职的尹卓已经一年多没看过报纸了,虽然他两年前曾是三线城市一家晚报跑社会新闻的记者。“现在谁还订报纸?手机上的‘头条新闻’每天都更新上百条,想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直接百度上一搜索就都出来了,既方便又不用花钱。”正是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尹卓之前就职的报社因广告越来越少而入不敷出,不得已关闭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崭露头角。与此同时,看报纸、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获取信息。这个趋势必将演变成为巨大的浪潮。”曾在《新京报》、《华夏时报》任职过的资深媒体人李国生和本刊记者聊起这个话题时,言语沉重。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一向被视为权威和主流。但近年来,传统媒体(习惯上称电视、报刊、广播三大媒体)似乎越来越萎靡。据资料统计,在美国,1964年尚有80%的美国人看报纸,现在却只有50%了,其中年轻人不到20%,更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媒体上。随着多媒体平台以及社交化内容形态的兴起,传统的大众传播和广告模式受到极大挑战。人们不仅在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上花费的时间更少,倾注的注意力也更加分散。据估计,现在的电视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仅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三分之一。
传统媒体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成的光芒,正在消退。2013年11月29日,在某论坛上,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会长杨波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在人们还没弄懂传统互联网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在人们还没弄懂移动互联网时,大数据时代又来了。”在受众日益减少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领域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广告开支大头已经偏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更多的广告主追求精准投放,与新媒体的合作成为其不二之选。近十年来,传播理念、渠道、方式发生的深刻变革,让传统媒体的生存日益艰难。
而一份“30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状况调查”的报告,则在另一层面折射了传统媒体的“不容易”。报告显示,媒体从业人员存在大量流失现象,流失率为13.85%。其中,11.44%的媒体从业人员后来脱离媒体从事其他行业,2.41%从传统媒体流入新媒体。近两年,纸媒被收购或关闭的消息层出不穷。2013年8月,最负盛名的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邮报》宣布将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或许因为收购方的IT业巨头身份,这次收购让一众传统媒体滋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伤感。
移动媒体:在欢呼 在高歌
2013年第三季度,国内移动即时通讯累计账户数达15.7亿个,相比2012年同期增幅高达74.4%,活跃账户规模达到8.3亿户。得益于智能手机普及的红利,未来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渗透率还会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并不止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等,才是更大、更诱人的蛋糕。
“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刷屏,看看今天有什么新闻,微博上谁爆了猛料、谁@了谁,朋友圈谁又发了新内容,有没有收到新微信……真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手机这日子应该怎么过。”26岁的小何一边玩着手机上的游戏“天天爱消除”,一边向本刊记者诉说着自己对手机的依赖。
像小何这样,“离了手机不能活”的大有人在。而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手机正在主导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从来没有像依赖智能机一样依赖其他东西,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把它们放下。研究调查了3583名超过30岁的女性关于她们使用手机的习惯。结果发现76%的女性每个小时就得看下手机,一半的女性必须时隔15分钟就查看下手机。69%的调查者说在卧室会把手机放在床上,39%会在浴室的时候也查看手机。无论在地铁里、公交车上,或者商场里、餐厅里,甚至教室里、马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