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论语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docVIP

何晏《论语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晏《论语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doc

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 台湾大学中文系 蔡振丰 一、 問題的提出 秦火之後,基於師徒的口耳傳誦,漢初《論語》之學已分《齊論》、《魯論》、《古論》三者。西漢末,安昌侯張禹混合齊、魯之說,開《論語》不遵家法之先;鄭玄復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而後今古文之爭乃息。曹魏時,何晏基於鄭玄注解多重訓詁,且當時學者注解多有不同,故突破家法、師法在章句訓詁上的歧異,集《論語》諸家訓注之善者,而有《。 《論語集解》舊稱何晏所撰,然由《論語集解》之序文可知,此書之編撰除何晏外,另有孫邕、鄭沖、曹羲、荀顗等人。單稱何晏所撰,大概的原因有二:一是此書屬官修性質,而何晏最後董理其事,由於出力最勤,因此以何晏為名。其二,據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所言:「何晏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之說,並下己意為集解」,今所見《論語集解》徵引前八家之意見時均「記其姓名」,而何晏自己的說解則不記姓名。由此體例可知:《論語集解》除了前八家的解說外,另有何晏自己一家的解說,《集解》非但定稿於何晏,前八家之說亦經何晏揀擇而存,故以何晏為名,表示此書雖有前八家的部份解說,但其中心思維當以何晏為主。 《》,此為漢學派學者,在晉·范寧論何晏、王弼罪浮桀紂之後,對何晏以玄理注《論語》的指責。然,吳承仕言:「自何氏《集解》以訖梁、陳之間,說論語者義有多家,大抵承正始之遺風,標玄儒之遠致,辭旨華妙,不守故常,不獨漢師家法蕩無復存,亦與何氏所集者異趣矣」,似以何晏《集解》與魏晉以下玄虛之注有別。 由上述簡單的背景資料可知:《論語集解》雜揉今、古眾說,破漢儒師法、家法,因此它雖然保存大量漢人的舊注,但也表現為何晏一家的思想。自清代以來,對此書的負面評價常集中在它的「始有玄虛之言」上,錢大昕〈何晏論〉曾反駁此論,以為何晏《集解》有大儒之風。然而,對於《》 二、何晏《集解》多以《易傳》解《論語》之例 (一)「,以為「道」的注文得自今本《老子》第二十一章及二十五章,也與《列子·天瑞》張湛注引何晏〈道論〉佚文的思想相合;而釋「屢空」為「虛中」是取《老子》第四章及《莊子·人間世》心齋之義,朱子亦言:「若曰心空,則聖人平日之言無若此者。且數數而空,亦不勝其間斷矣。此本何晏祖述老莊之言」。 上述的意見皆以何晏所言:「道不可體」之道為老莊之道,但何晏言「不可體」時,並沒有對「道」的內涵做清楚的界說,所以直接認為它得自於《老子》的恍惚之道似乎不是公允之論。如果參看何晏對《論語·公治長》「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的注解,何晏的釋文似乎不是那麼的老、莊。何晏的注解說:「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深微故不可得而聞」。首先,「元亨日新之道」很難說與道家「道」的觀念相近。其次,說「深微故不可得而聞」也可以是「不可體」的另一說辭,相近之例如何晏注「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言:「小道謂異端」,而注〈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言:「善道有統,故殊塗而同歸,異端不同歸也」,注〈衛靈公〉「予一以貫之」言「善有元,事有會,天下殊塗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能知其元,則眾善舉矣,故不待多學,以一知之」。 如果何晏用以貫串《集解》者,多用《易傳》之言,似乎沒有理由直接說這是「玄虛之言」,特別是用「老莊思想」來說「玄虛」。上舉之例中,「虛中」之解也是如此,何晏的注文是: 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赐不受教命,唯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盖美回所以励赐。一曰:屡犹每;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于知道者,各内有此害也。其于庶几每能虚中者,唯回怀道深远,不虚心不能知道,子贡虽无数子之病,然亦不知道者,虽不穷理而幸中,虽非天命而偶富,亦所以不虚心。 由上之引文可知:「屢空」有二義,一是「數空匱」,一是「每虛心」。何《注》並存二義,並未說何者為是,而且以「每虛心」之解為「一曰」,顯見這不是何晏的說法,否則應該將「每虛心」之解置前,而說「一曰:屢,數;空猶匱也」。其次,《周易·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以虛受人」未嘗沒有「虛心感通」之義,虛心之義非必由《老》《莊》而來。 (二)何晏不取鄭玄《注》處多與《易傳》有關 《》,然鄭玄《注》現存有敦煌本四種及吐魯蕃本《論語》鄭氏《注》殘卷、卜天壽寫《論語》鄭氏《注》殘卷等六種資料,可略得鄭《注》近半的內容,由此,得以比較何晏作《集解》時對鄭玄《注》之捨取。為了方便討論,以下將鄭玄及何晏對《論語》的不同解釋,依何晏可能的思想系統分列於下: 1-1〈公治长〉「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郑注:「性,谓人受血气以生,有贤愚、吉凶。天道,谓七政变动 之占。」  何注:「性者,人之所受者以生也。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深微故 不可得而闻。」 1-2〈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