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分析.docVIP

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分析   收稿日期:2013-05-08   作者简介:罗建河,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姜超,江西科技学院高教所所长,讲师。(南昌/33003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失业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风险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 13CGL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中的政策供求研究”(项目批准号 11YJA88007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罗尔斯正义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JY1220)研究成果。   摘 要:同样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同,这体现了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既产生于政策决策过程中不同阶层利益表达的不均衡,又产生于政策执行中不同阶层社会资源的储备与利用的不均衡。这种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会对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造成阻碍。要消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一方面要充分吸纳各阶层代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以建立促进公平就业的企业制度环境和立法环境以及相应的反就业歧视法和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社会阶层;就业政策;政策效力 所谓公共政策效力,是指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根本标志。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要通过政策对象的行为与观念的改变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政策对象自身的特性也是影响政策效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其政策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所处的社会阶层并非是同质性,而是异质性的。于是,作为推论,大学生就业政策会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效力阶层差异的理论推断   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众的利益分配是同步的、动态的过程。因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不同阶层的相关利益群体都会通过相应的渠道将自己的利益诉求传输到政策制定系统中,都希望自身的利益能够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理想的状态下,公共政策的形成应是在不同阶层的相关利益群体利益诉求获得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博弈、妥协的结果,但现实中的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现实中的政府决策过程是各种利益集团争取影响政策的过程[1],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决策过程也不例外。   然而,不同阶层的群体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影响政府政策决策的手段与途经也不相同,进而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度也不尽相同。于是,公共政策对于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的体现程度也不同,相应地公共政策与不同阶层群体政策需求的契合程度也不一样。当公共政策反映了某一阶层群体的政策需求时,就能够得到该阶层群体的拥护与遵循;相反地,当公共政策不能适应某一阶层群体的政策需求时,该阶层群体也就难以承认该政策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对该政策的拒斥意识与行动。因为“政策制定或重新界定的是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的调整和重新界定只有通过公众的认知和确认才能发挥效果”[2]。如是,政策对不同阶层群体行为与观念的影响也就产生了差异,公共政策效力的阶层差异由此形成。这一理论推断是以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有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参与其中为基础的。但是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决策过程,目前尚无法得知其中是否有不同社会阶层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参与。此时,我们假设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政府单方面的决策,并无更多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参与其中。因为迄今为止,我国的公共政策仍然以供给型的政策形态占主导地位,即往往只考虑“要给政策对象提供哪些政策”,而忽视“政策对象需要哪些政策”。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政府作为政策决策主体很容易认为所有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利益是一致的,以大学生就业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制定的就业政策似乎对所有的大学生都有利,而且发挥的作用也都应该是一样的。这种利益一致性的假设可以在政策内容上得到体现,然而一旦进入政策的执行过程,这种大学生就业利益一致性的假设就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   作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群体(政策对象),现实中的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都标注着“大学生”的能力标签,但是各自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是不同的。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都会尽力地去利用自己(家庭)的社会资源去扩大政策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同时尽可能地去抵消或规避政策对自己不利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一面。前者以大学生村官政策为例,处于社会优势阶层的大学生家庭会利用这条政策,构建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让自己的大学生子女先到村里进行短期锻炼之后,快速地上调,进入县市一级的政府部门,成为国家政府官员。后者以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基层艰苦地方就业的政策为例,凡是家底殷实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