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昆仑盆山耦合带地质与成矿
作者11,2),3),1)
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空间信息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遥感与GIS研究所,成都,610059;2)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3) 四川地勘局川西北地质队,四川绵阳,621010
青藏大陆北缘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有着不同的地质演化历程。这个观点是从ETM卫星图像的地貌和地质结构的差异明显反映出来,并结合地质调查研究确立西昆仑复合造山带经历了晋宁期、兴凯期、华力西期和印支期四个阶段,多期次岩浆活动与海槽演化同步;塔里木陆块在晋宁期泛大陆之后的地质演化,全为台地型沉积建造。晚印支运动之后,西昆仑山带雏型形成,塔里木进入前陆盆地演化过程。新近纪末的喜马拉雅运动导致青藏高原大陆呈现出由北往南逆冲推覆和塔里木盆地的由北往南俯冲。西昆仑山带成矿受沉积变质黑色岩系、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控制,塔里木盆地成矿受控于地层和断裂构造。卡兰古式铅锌矿赋矿地层应为泥盆纪。
1 沉积盆地演化与岩浆活动
1.1 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形成演化
1.1.1 四堡-晋宁期海槽演化与泛大陆基底
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的碰撞结合带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前往探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组成师生技术队伍前往西昆仑和塔里木地区与新疆地勘局第二区调大队和新疆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共同开展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涉及的研究范围E75°45′~76°30′,N37°40′~38°10′,面积约2433km2 ()。大地构造单元涉及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和塔里木前陆盆地两部分。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调查的结合,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和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进展,并提出一些新见解。但从学术研究角度,难免在一些重大地质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供其在这一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研究专家、学者之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证(表1)。
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的碰撞结合带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前往探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组成师生技术队伍前往西昆仑和塔里木地区与新疆地勘局第二区调大队和新疆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共同开展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涉及的研究范围E75°45′~76°30′,N37°40′~38°10′,面积约2433km2 (郑玉壮等,2013)。大地构造单元涉及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和塔里木前陆盆地两部分。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调查的结合,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和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进展,并提出一些新见解。但从学术研究角度,难免在一些重大地质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供其在这一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研究专家、学者之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证(图1)。
西昆仑复合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的碰撞结合带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前往探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组成师生技术队伍前往西昆仑和塔里木地区与新疆地勘局第二区调大队和新疆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共同开展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涉及的研究范围E75°45′~76°30′,N37°40′~38°10′,面积约2433km2 ()???。大地构造单元涉及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和塔里木前陆盆地两部分。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地质调查的结合,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和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进展,并提出一些新见解。但从学术研究角度,难免在一些重大地质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供其在这一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研究专家、学者之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证。
图1 西昆仑复合造山带构造地质略图
1—晋宁期岩浆;2—库科西力克
表1 预测靶区评价信息表
序号 编号 面积(km2) 靶区综合特征 1 ZB-1 59.60 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建造;断裂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发育;发现铁矿点1处。 2 ZB-2 65.05 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断裂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发育;二叠纪花岗岩侵入,古火山机构存在;有弱Fe、Mn累加异常分布。 3 ZB-3 82.98 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建造;断裂北西向发育,二叠纪花岗岩侵入,古火山机构存在;航磁异常较弱;发现铁矿床1处,矿点1处。 4 ZB-4 60.81 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建造;断裂近东西向发育;,二叠纪花岗岩分布,位于古火山机构东侧;局部重力异常高;发现铁矿床1处。 5 ZB-5 71.73 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建造;断裂近北西向发育,晚石炭世花岗岩分布;弱航磁异常;发现铁矿床1处,矿点4处。 6 ZB-6 4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