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备份相关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钙: 第一阶段:剖面的0到210cm,碳酸钙含量总体较高,由低到高,出现一个高峰值,百 分含量最小1.16%,最大到1.98%,平均百分含量为1.45%,接近整个剖面的 平均值,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说明此阶段内气候比较寒冷。 第二阶段:从剖面的210 cm到785cm,此阶段内碳酸钙含量较低,且变化 不大,最小达到1.05%,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说明当时气候比较温湿。 第三阶段:从剖面的785 cm到1200cm,碳酸钙含量升高,达到整个剖面的 最大值,百分含量曲线变化频繁,此阶段内碳酸钙平均含量为1.77%,高于整 个剖面的平均值,说明气候寒冷、干燥。 剖面出现的第1个磁化率峰值(151.16×10-5SI)在古土壤S5-1(深度21m),它反映了在500KaBP左右的最佳气候事件及其间的气候颤动,气候温暖湿润。含北京人化石的石灰华细粒层对比,后者同样指示了相对温暖的气候状况。 第1个波谷值(59.24×10-5SI)出现在离石黄土L5之中(深度20.1m),磁化率值急速下降,表明了一个气候突变过程。反映了此阶段气候的一个急速恶化过程,气温急速降低,降水量也急速减少,气候寒冷干旱; 在古土壤S4-2部出现了较小的峰值,第2个波峰出现在古土壤S4-2(138.72×10-5SI),(深度17.2m),此阶段的磁化率值与S5段磁化率值相当,表明此阶段的气温明显的转暖的过程,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土壤在此阶段沉积速率小于氧化速率,含铁的磁性矿物增加,磁化率明显增加。 第2个波谷值(82.97×10-5SI)出现在离石黄土L4下部(深度12.6m),这个阶段也是一个气候突变期,磁化率值急速减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S4-S2段磁化率变化幅度不大,表明气候总体上比较稳定,气候变幅不大,但从磁化率曲线上看磁化率值变幅很频繁,也即虽然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冷变暖,此阶段短周期的气候波动很多; 第3个峰值(103.95×10-5SI)出现在古土壤S2(深度5.4m),在S2段有一小的气候波动,在S2-1段磁化率变幅不大,气候比较稳定,但在气候出现了一次小的气候波动,出现了较小幅度的气候寒冷期,到S2-1段磁化率值出现峰值,其后出现明显好转。第3个波谷值(65.37×10-5SI)出现在离石黄土L2下部(深度4.6m),这个阶段也是气候发生变化幅度较大的阶段,在离石黄土L2下部磁化率值急速减小,但后期还有一段磁化率值的小的增幅,表明在此阶段气候恶劣,且发生不稳定的变动; 第4个峰值(123.48×10-5SI)在古土壤S1段(深度2.0m),S1段时气候相对暖湿状况的一个标志阶段,在大马连图剖面上反映也非常吻合。4.4.2安家窝铺剖面磁化率结果及其反映的古气候图4-3安家窝铺剖面磁化率特征与剖面的对比关系测年结果显示安家窝铺黄土剖面的形成于30KaBP-10KaBP 研究现状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昌平剖面中CaCO3 平均含量为10.188%,变化范围在1.02-22.71%之间, [6]认为:黄土中碳酸盐在水平方向的变化有自西北向东南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总的来看,其平均含量多在10%左右浮动,而最高含量也在20%附近变化,没有出现更高的含量。 [6] 文启忠等.中国黄土地球化学[M].科学出版社,1989. 碳酸钙原理: 土壤碳酸钙淋溶与淀积是干旱地区土壤发生的过程之一。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土壤钙积层形成的状态因子包括气候、母质、时间、地貌和生物[5]。因此,土壤碳酸钙含量反映了土壤发生的环境条件及其发育程度。 众所周知,富含碳酸盐是中国黄土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黄土被认为是青藏高原隆升到足够的高度, 导致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产生大量粉尘并经冬季风搬运的产物,同时,在搬运过程中,黄土的组成物质经过高度混合,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经历了不同的成壤改造过程才形成现今的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中碳酸盐的存在一方面不仅使黄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性质,同时又使其变化成为研究黄土形成及其与古气候关系的良好指标(张勇等,2007)。 碳酸盐: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反映的古植被和古环境状况有很大差别, 有的甚至恰恰相反3H。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反映的是长期平衡的平均生物状况, 而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的只是植物生长季节的生物状况。 相对暖湿的古土壤,间冰期阶段,区C4 植物的相对比例增加;气候相对冷干的黄土沉积期,冰期阶段,C3 植物的相对比例增加;、 相关图件 南海东沙海域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沉积特征 杨美临. 博斯腾湖多代用指标(侧重硅藻)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士论文].:,200. 莱州湾E孔中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球化学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