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齐白石工匠精神.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白石工匠精神   在说齐白石之前,我想先提一个叫哈里森的英国人。   哈里森也是个木匠。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是因为他解决了连牛顿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造出了在大航海时代航船能够确定自身所在经度的航海钟。这个发明不但为人类的远距离航海扫平了障碍,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然而,哈里森发明航海钟的行为不是为了所谓人类航海事业,而是英国政府设立的两万英镑奖金—这笔钱在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1亿元人民币。哈里森在1730年造出了第一代航海钟H1,并没有就此罢休领钱完事。他共用了43年,将航海钟进行了4次升级,其中第三代航海钟H3经过了十几年的升级改造,而这些升级改造都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等他拿到奖金时,已经80岁了。   哈里森的和齐白石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同样具有创新型人格的他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财富的追逐,二是工匠精神。   少年压抑 哪见文章锅里煮   少年的贫穷是一笔财富,这句话不一定适合所有案例,但对齐白石来说一点儿也不错。齐白石天资聪颖,不会走路就会认300多个字,假若他生在一个稍微富裕点的家庭,这样的天赋会被加倍挖掘,然后顺理成章地走上科举之路,成为一个秀才或举人。然而他生在一个吃不饱饭的家庭,给他精神性的发展需求造成了无尽的压抑。由于贫穷和需要劳力,他自学看书写字,都不被家人所支持,并且被祖母训斥说“哪见文章锅里煮”。这种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转化成了喷薄而出的巨大动力,促成他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这也许是命运的刻意安排。家人盼望生下来个棒小伙子好耕田,却来了一个身子瘦弱的书生胚。15岁下地拉犁时,牛的劲儿能把他往前摔一个跟头。   这个跟头摔出了他15年来的压抑和愤怒。满身泥水的阿芝(齐白石小名)很有主意,翻山越岭跑到做木匠的从叔祖父齐仙佑,一把鼻涕一把泪,信誓旦旦要学做木匠,死也不回去耕田。瘦弱的小孩一旦倔起来,有种悲剧般的震撼。一出苦肉计,他脱离了土地,成了大料木匠,做柜子,做桌椅,天赋奇才,一年就能出师。   从齐白石的回忆和种种题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之后的发展,都是憋着要争一口气的劲儿。一年后,他遇到了高级木匠周之美,周师傅脸上的技高一筹和趾高气扬深深刺激了齐白石,他四处托人,最终拜师周之美,学习小料木匠。这件事对他的意义非常重要,不仅让他的木匠生涯升级,更让他从最最基础的层面,认识了美术这件事。   死磕成就高超技艺   齐白石19岁时,小料木匠正式出师。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以一个木匠学徒的身份,形成了严谨的工匠精神价值观—首先,做活计是为了赚钱,其次,为了赚更多的钱,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活计做到最好。   据齐白石长孙齐佛来回忆:“祖父为了更新雕花式样,招徕更多主顾”,向人去借《芥子园画谱》。在没有大规模印刷术的时代,一本书的价值相当于普通人家几个月的生活费,借书需要中间人作保,只借7天,如有污损,全额赔偿。齐白石千辛万苦借来这本书,以巨大的毅力,在做工之余的酷热夏夜,点起烟熏火燎的松油火,用竹纸和毛笔将这本画稿全部勾脱下来,装订成16本小册子,日夜学习。凭着《芥子园画谱》,齐白石的雕花手艺超越了麒麟送子、双凤朝阳等传统花样,成为十里八乡的翘楚,甚至将中国的雕花工艺推进了一大步。这样的刻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于当时的齐白石也是不必要的,因为他已经是传统意义上很好的小料木匠,无需改进也可以吃饱饭。但正是这种对财富的追逐初衷,和“要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价值观驱使着他向前走。   这两种性格贯穿他的一生,体现并导向了许多其他的结果。在追逐财富方面,齐白石从来不掩盖自己的原始欲望。他首先认为画画是为了卖钱,书画对他而言是一个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有一幅画是很好的证明,齐白石画了一把锄头,一个箩筐,并且题诗:“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墙。”别人口中神圣的充满灵性的艺术创造,在他的看来就是艺术生产,和种田没什么区别。只要你用了锄头劳动,就会有箩筐进行收获,这是一种农耕时代最朴素的勤劳致富的价值观。但齐白石对自己的产品标准要求很高,这是能够卖到更高价钱的筹码。对财富的追求促成文化学术上的创新,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除了前面提到的哈里森,大科学家伽利略一生对知识的追求,其现实动机也是为了菲利普三世的奖金。如今一些艺术家表面上耻于谈论金钱,但内心却又算计着拍卖价格,面对流拍的作品甚至翻脸不认,指为赝品。这点远不如齐白石,君子爱财,坦坦荡荡,提供产品,保证质量。   工匠精神在齐白石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在苦练技艺方面对自己的死磕,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曾经感叹自己“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这种用廉价燃料彻夜点灯苦学的日子,几乎伴随了齐白石整个青年时期。为了学画人像,他步行到100里外,拜肖芗陔先生为师,来回奔波学习。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