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范与治理
摘要:本文主要从相关的七个方面论述了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范与治理。
关键词:矿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范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地质灾害概述
1.地质灾害背景
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山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角古东村老鸦沟一带,属低山区,矿区开采面积约0.03km2。
老鸦沟底宽30~50m,深60~150m,东西两侧由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碳酸岩、二叠系砂岩、页岩、泥岩及新生界第四系黄土组成。山体形成百余米陡坡地形,坡度一般为40°以上,局部为陡崖。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发育多组构造节理,岩体表层风化较强烈,较破碎。
老鸦沟矿区总体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脆弱。自1987年开始大量小煤矿在此无证私挖乱采,一直到2000年被关停,矿区历经了13年的开采,沟谷内堆积了大量废渣,占用了土地,破坏了植被,污染了水资源。沟谷内东西两侧分布约16个坑口,沟谷内有废渣堆10余处,最大堆放斜高有20多米,坡度一般为30°~40°,废渣堆一般宽度为10~30m,长约15~150m,高6~25m。目前矿区内废渣总堆放量达15.9×104m3,一旦遭遇强降水条件,极易引发泥石流。根据废渣堆积量,如果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旦冲出山口,将严重威胁下游黄河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矿山的开发,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露天废渣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份产生的废水等大量排放,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综合上述的矿山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减轻对矿区下游的威胁。
2.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2.1通过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地形测绘及地质勘查工作,查明老鸦沟矿区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现状,分析研究其发育规律和演化趋势,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实施方案。
2.2针对矿区10处堆渣场前缘边坡失稳,采取前缘修筑挡土墙、后缘修筑排水渠及生物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减小河道淤积,减轻形成泥石流的压力。
二、地质环境治理目的意义
1.地质环境治理依据
国务院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十分重视,2005年8月1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均把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老鸦沟煤矿的采矿活动在矿区内形成了大量废渣堆,不仅破坏了矿区自然生态环境,还堵塞了河道,极易发生泥石流,对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以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的治理,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2.目的意义
通过对该矿山废石堆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废渣堆的边坡失稳、泥石流等矿区地质灾害对黄河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道路、居民等的威胁;通过实施生物工程,达到固化渣堆、美化环境的效果;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恢复,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
三、矿山环境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1.1位置、交通。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区位于三门峡市南35km处,行政隶属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矿区面积0.03km2,地理坐标为:X:3854519—3855011;Y37531454。
矿区北部为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景区内有公路,铁路,并有市内公共汽车运行其间,交通较为便利。
1.2气象、水文。矿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3.8 ℃,多年平均降水量574.3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最大降水量899.4mm,枯水年最小降水量388.6mm,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2100.9mm,最大冻土深度45cm。
矿区北临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大气降水沿沟谷排入黄河。黄河三门峡大坝位于矿区北侧,坝长876.2m,坝高106m,库容5.3亿m3。
2.矿山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豫西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强烈,发育众多沟谷。地表绝对高程393.4~509.6m,相对高差106.2m。沟谷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量废渣堆等人工地貌。
2.2地层。地层划分上,矿区属于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矿区地层由老至新为中生界的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中石炭统本溪组为主要含矿地层。第四纪松散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