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简介
一、《论语》的命名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⑴“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⑵“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他的。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二、《论语》的篇章及作者 《论语》是由20篇断片的篇章集合而成,每一篇章以开头两字为本章题目。篇章之间的排列没有一定的道理,即便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从整体看来,这些篇章绝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因为在仅仅20篇章中,出现了多次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重复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又重出现于《阳货篇》;又有基本重复的,如“君子不重”一章,同是讲君子之德,先见于《学而篇》,后《子罕篇》载“主忠信”以下十四个字,《颜渊篇》又载为“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这种现象的出现盖是因孔子对不同品性的提问者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至于最后的编定者,学者们多疑心是曾参的弟子编定的,具体理由可参考杨伯峻先生所撰《论语译注》之导言。(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30.)
三、内容阐释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主要阐释如下: 1、《论语》论“仁”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为仁并不难。但孔子从来没有以仁赞许当时的任何人,就算是他本人,也从不敢以仁自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仁又不容易做到。 说仁不容易做到,是把“仁”作为一种完美的道德境界来理解,这种境界完美地体现“仁”的观念,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行为就都能完美地体现出“仁”;说为仁不难,是把“仁”看做向作为道德境界的“仁”前进的具体进程,或者说是实践活动,尽管“仁”的境界很难达到,但向着这个境界有所前进,则并不是难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人们不能因为“仁”的境界难以达到而不敢向这一境界努力,不能因为某些具体的努力容易为而不屑为,也不能将向“仁”这一境界前进中达到的某些阶段错当成“仁”的境界而停止前进。 人们都应该不断地向“仁”这一境界努力,《里仁》云:“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达到这一境界固然难,坚持下去也不容易。孔门弟子之中,颜回也只能“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本人,虽然没有以仁自许,但坚持不断地为仁,则是他平生自负之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而已矣。”因此,为仁贵在坚持。 2、《论语》论“礼”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来处理?总得有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礼”。(当然还有法,但法也是由礼出)“礼”规定了每个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充当不止一个的社会角色,如果不知道自己所任社会角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行为当如何,当然就无法自立于社会。 具体说来,《论语》中言礼,大致言其有互相联系的三大功用。 第一,礼能创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社会上每个人都按照礼所示相应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行事,整个社会则上下尊卑、各有所序、各有所司,井井有条,安定和谐。若有矛盾,大家依礼为准,达成共识,矛盾也就消除了。这样,社会自然就容易治理了,故云:“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又云:“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第二,礼能明示行为规范。行为必须有个规范,有个标准,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礼就是这种规范,或云标准。人们的行为,从各种典礼一直到举手投足,都要依礼而行。例如,恭敬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恭敬就显得卑下,不够恭敬又显得傲慢。那么,怎样才算恰到好处的恭敬?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以礼为标准。今人常说待人接物要“不卑不亢”,以什么为标准?也是以礼为标准。当然,古今之礼,大有差别。《泰伯》中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慎、勇、直,无疑都是美德,但如果失去了礼的规范,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朝天门长江大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蚕蛹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docx VIP
- 银行反洗钱最新培训课件.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1-100(1).pptx VIP
- 2015学校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VIP
- 高中英语教学:B3U1 Reading and Thinking: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教学设计.docx
- 电焊作业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ERAS流程.pptx VIP
- HG_T 3378-2022 涂料用稀释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