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特殊工种培训讲座(不含煤矿新装备)课件.pptVIP

煤矿特殊工种培训讲座(不含煤矿新装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8月5日,位于智利科比亚波市附近的圣何塞铜矿发生严重塌方,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处。 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的首名升井矿工阿瓦洛斯搭乘特制救生舱回到地面,成功获救。10月14日,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在地下69天的33名矿工经过多方营救,终于全部被救回了地面。 智利矿难的中国解读 创造这场救援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智利铜矿井下的“庇护所”,里面储存的金枪鱼、牛奶、饼干、牛肉、米饭、水果成为69天中矿工的食品。而国内许多矿难中,被困矿工的“家常便饭”是吃煤块、喝脏水。更别提在被困时间,如同智利矿工看电视、录像、玩电子游戏。   被救矿工将获得的赔偿,相当于300多万元人民币,同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就是遇难矿工,能拿到多少?而且,这座矿山将被永久关闭。智利人眼中的,是生命。而我们只是盯着“钱”,才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不消灭这个差异,所有的“建立设施,加强制度”都只是空话。 井下咖啡吧,矿工们正在用咖啡。 百色矿务局的东怀煤矿(90万吨/年) 煤矿用救生舱 ????煤矿用救生舱系统配备有齐全的充气舱体、空气处理设备、氧气筒、气体监测仪、应急照明、修理工具、饮用水、食物(2000卡每人每天)、化学处理卫生间和药品供应。 ·安全空间:革命性的构造,使ChemBio避难舱可以提供一个密封舱,避免矿难时可能发生的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气体造成的生命威胁。 ·长期空气供应:避难舱最多可容纳35人,不需外部能源就可以提供96小时的生命所需空气。 ·快速展开:使用充气技术折叠膜结构的避难舱可以在灾难环境中快速展开,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只需去除安全针并拉动把手,避难舱就可以在3分钟内自动展开。 · 折叠便携:根据严格的美国军队标准,整个避难舱被存储在一个钢制箱体里,可以放在矿下的重要位置(如工作面附近)。整个钢制箱体被坚固钢保险杠系统保护,即使撞向墙壁也不会损坏。 ·空气处理:一个专利设计的空气处理系统通过保持适当的氧气水平和过滤二氧化碳而提供了可呼吸的空气。 避难硐室拖撬 凯泰安全避难硐室是在矿井下建造的应急硐室,避难硐室构筑严密,安全可靠,可运用凯泰安全避难硐室拖撬,提供可呼吸的新鲜空气、有毒有害气体去除装置、气体监测设备及必要的救护器材等。硐室的墙壁和防爆门都达到相应的防爆要求。 安全避难硐室防爆门和气密舱 难硐室将装有加厚钢制防爆门,超强抗超压,可以承受高达15psi(0.10Mpa)单位的压力,能够在井下紧急事件中保护避难硐室,并经由气密舱进入主室。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07.19):  9.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 23.提高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010.08.24):“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矿山井下救生舱   矿难发生后,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为被困人员提供一个隔绝的安全场所,配备各种必需装备,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被困人员的生命,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和成功救援的几率   救生舱舱体使用高强度钢材为材质,通过高质量焊接,防止外部环境伤害(爆炸冲击波、透水、高温、巷道有害气体渗入等);舱内配备各种装备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