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_2015年最新修正_电子版.doc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_2015年最新修正_电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民国民法典 (民法总则编民国97年10月22日修正) (民法债编民国98年12月30日修正) (民法物权编民国99年2月3日修正) (民法亲属编民国99年1月27日修正) (民法继承编民国98年12月30日修正) 一、民法总则编 法规沿革: 1.中华民国18年5月23日国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152条;并自18年10月10日施行 2.中华民国71年1月4日总统令修正公布第8、14、18、20、24、27、28、30、32~36、38、42~44、46~48、50~53、56、58~65、85、118、129、131~134、136、137、148、151及152条条文;并自72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民国97年5月23日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700059171号令修正公布第14、15、22条条文;并增订第15-1、15-2条条文 4.中华民国97年10月22日总统华总一义字第09700216301号令发布97年5月23日公布之第22条修正条文,定自98年1月1日施行 第一章 法例 第1条 (法源) 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 第2条 (适用习惯之限制) 民事所适用之习惯,以不背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为限。 第3条 (使用文字之准则) 依法律之规定,有使用文字之必要者,得不由本人自写,但必须亲自签名。 如有用印章代签名者,其盖章与签名生同等之效力。 如以指印、十字或其他符号代签名者,在文件上,经二人签名证明,亦与签名生同等之效力。 第4条 (以文字为准) 关于一定之数量,同时以文字及号码表示者,其文字与号码有不符合时,如法院不能决定何者为当事人之原意,应以文字为准。 第5条 (以最低额为准) 关于一定之数量,以文字或号码为数次之表示者,其表示有不符合时,如法院不能决定何者为当事人之原意,应以最低额为准。 第二章 人 第一节 自然人 第6条 (自然人权利能力) 人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第7条 (胎儿之权利能力) 胎儿以将来非死产者为限,关于其个人利益之保护,视为既已出生。 第8条 (死亡宣告) 失踪人失踪满七年后,法院得因利害关系人或检察官之声请,为死亡之宣告。 失踪人为八十岁以上者,得于失踪满三年后,为死亡之宣告。 失踪人为遭遇特别灾难者,得于特别灾难终了满一年后,为死亡之宣告。 第9条 (死亡时间之推定) 受死亡宣告者,以判决内所确定死亡之时,推定其为死亡。 前项死亡之时,应为前条各项所定期间最后日终止之时。但有反证者,不在此限。 第10条 (失踪人财产之管理) 失踪人失踪后,未受死亡宣告前,其财产之管理,依非讼事件法之规定。 第11条 (同时死亡之推定) 二人以上同时遇难,不能证明其死亡之先后时,推定其为同时死亡。 第12条 (成年时期) 满二十岁为成年。 第13条 (未成年人及其行为能力) 未满七岁之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 满七岁以上之未成年人,有限制行为能力。 未成年人已结婚者,有行为能力。 第14条 (监护之宣告与撤销) 对于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识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亲等内之亲属、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实之其他亲属、检察官、主管机关或社会福利机构之声请,为监护之宣告。 受监护之原因消灭时,法院应依前项声请权人之声请,撤销其宣告。 法院对于监护之声请,认为未达第一项之程度者,得依第十五条之一第一项规定,为辅助之宣告。 受监护之原因消灭,而仍有辅助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五条之一第一项规定,变更为辅助之宣告。 第15条 (受监护宣告之人行为能力) 受监护宣告之人,无行为能力。 第15条之1 (辅助宣告) 对于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识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显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亲等内之亲属、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实之其他亲属、检察官、主管机关或社会福利机构之声请,为辅助之宣告。 受辅助之原因消灭时,法院应依前项声请权人之声请,撤销其宣告。 受辅助宣告之人有受监护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变更为监护之宣告。 第15条2 (应经辅助人同意之行为能力) 受辅助宣告之人为下列行为时,应经辅助人同意。但纯获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龄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为独资、合伙营业或为法人之负责人。 二、为消费借贷、消费寄托、保证、赠与或信托。 三、为诉讼行为。 四、为和解、调解、调处或签订仲裁契约。 五、为不动产、船舶、航空器、汽车或其他重要财产之处分、设定负担、买卖、 租赁或借贷。 六、为遗产分割、遗赠、抛弃继承权或其他相关权利。 七、法院依前条声请权人或辅助人之声请,所指定之其他行为。 第七十八条至第八十三条规定,于未依前项规定得辅助人同意之情形,准用之。 第八十五条规定,于辅助人同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