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论默示共谋的反垄断法规制
中文摘要
本论文在组织结构上分为六个部分,以下是各章主要内容的概述:
第一章引出问题,通过分析反垄断法产生前后垄断协议在表现形
式上的变化来说明,默示共谋是在企图垄断和反垄断规制的博弈中产
生的。在反垄断法制定前,美国和欧洲地区的联合限制竞争行为表现
为公开的共谋。反垄断法陆续制定后,公开共谋转为秘密共谋,企业
为了更加隐蔽地结成垄断同盟,开始以心照不宣地默契交流取代秘密
协议,默示共谋由此出现。
第二章探讨默示共谋的含义和特殊属性,并通过结合各国反垄断
立法,得出了规制默示共谋需要特殊逻辑进路的结论。首先梳理各国
对默示共谋的学理表达,奠定本文的论述用语,其次分析默示共谋的
特殊性:共谋意图表现为具有促进竞争和反竞争双重性质的辅助行为,
而共谋行为则表现为超越协议直接达成限制竞争的平行行为。最后得
出规制默示共谋需要特殊进路的结论。
第三章提出了以辅助行为推导默示共谋成立的逻辑进路。首先对
辅助行为的概念、性质和表现形式进行系统论述,尤其强调了辅助行
为本身不具有直接限制竞争的后果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其次,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上寡头相互依赖理论的辨析,说明以辅助行为推导
默示共谋成立的可行性,并最终确立这一逻辑进路。
第四章指出了对市场条件进行经济学分析在认定默示共谋中所起
的作用。市场条件分析具有弥补“辅助行为进路”的不足并降低执法
成本两方面的意义。通过对选定市场内,决定市场结构和产品特征的
相关因素的分析,判断该市场是否具有易于形成共谋的性质,并以此
帮助认定默示共谋。
第五章对我国反垄断法如何规制默示共谋提出了设想。首先分析
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制默示共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立法现
状考量,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制默示共谋的立法模式。最后综合“辅
助行为进路”和“市场条件分析方法”提出了我国规制默示共谋的执
1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默示共谋的反垄断法规制
法模式。
结论部分指出默示共谋的出现是垄断与反垄断的博弈的必然结
果,也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制
的对象。以辅助行为推导默示共谋并辅以市场条件分析的方法适用于
我国,并应在规制默示共谋这一过程中,防止滥用执法权力,真正实
现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
关键词:默示共谋 反垄断法 辅助行为 市场条件
2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comprises six parts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to introduce the problem that tacit collusion appeared
in the game between trust and antitrust. Until antitrust laws were stipulated,
the restrictive competition behavior in U.S. and Europe had always been
disclosure, which turned to be confidential as the laws enacted in
succession. To conceal their collusion, enterprises began to replace
confidential agreement with acquiescent contract, thereby came out so
called tacit collusion.
Chapter Two, which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nature and expression of
tacit collusio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it needs a special logic approach to
regulate tacit collusion. Firstly, with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heoretical of tacit collus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the writer figures out the
terminology in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Furthermore, by illustrating the
distinction of tacit collusion from overt collusion, the writer comes to the
conc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筑节能市场研究及政策分析-毕业论文.doc
- 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设立保险投资基金研究-毕业论文.doc
- 基于扎根理论本科教学质量现状探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毕业论文.doc
- 基于战略三角理论战略联盟盟友选择研究-毕业论文.doc
-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分析——以温州市区城中村改造为例-毕业论文.doc
- 技术生存论——趋向绿色技术生存哲学思考-毕业论文.doc
- 贾至散文研究-毕业论文.doc
- 建构主义视野下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研究-毕业论文.doc
- 降压、调脂治疗对高血压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Lox-1、Hs-CRP和TNF-a影响-毕业论文.doc
- 2015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