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典诗词鉴赏
[摘要]鉴赏古诗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不管是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基本的还是应先把握诗词内容,否则,所谓的诗词鉴赏也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语文教育
一、赏“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或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则暗示了内容。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是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二、赏“作者”
“文如其人”、“诗言志”。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每首诗歌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不妨抓住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来鉴赏。
比如王维,他不仅能写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以写山水田园诗出名,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的由几幅画组成意境,但多数都是一个画面,有动景,也有静景。如果我们有了以上关于王维的知识储备,那么,结合中学课本上他的名篇《山居秋暝》,就能很快分析出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清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后两句添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这首小诗格外清闲隽永,情趣盎然。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赏“意象”
古诗词中,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抓住作品的意象,是读透作品的关键。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读懂古代的诗词作品。
四、赏“意境”
意境和意象一样都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它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因而,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意对其意境的把握。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溶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
五、赏“诗眼”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而这些含有诗眼词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常言道:“窥斑而见豹”,“见微而知著”。诗眼词眼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诗的神韵,有着奇妙的艺术功效。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中的“咽”字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日色冷青松”,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也极为传神。山林幽暗,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因此,不难看出:“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六、赏“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权性质与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doc
- 出口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与组合.doc
- 对水利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探讨.doc
- 法律经济学学科的构建浅探.doc
- 高校大型学生活动德育价值探讨.doc
- 高职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站的管理与发展.doc
-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多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策略.doc
-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培养策略.doc
- 关于对图书馆非正式物管人员管理的思考.doc
- 2025年智慧医疗建设模式创新与远程医疗信息技术应用前景展望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钠离子电池在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跨境电商品牌化运营:箱包饰品行业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docx
- 林业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机制分析报告(2025目标).docx
- 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安全责任免除协议.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年产6000吨溴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备案.doc
- 上海市嘉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生物医药研发成本节约与技术创新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