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doc
本文为基金项目:甘肃省软科学资助项目 (0709ZCRA045)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王雅琼 张艳荣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本文结合甘肃省情,就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适合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消除贫困;必须突出特色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狠抓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构建城乡和谐社会;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同时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甘肃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从本省省情出发,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
一、甘肃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分析
1、农村贫困面广,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截至2009年底,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为389 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8.40%,全省86个县中有43个为国扶县,大约有160 万人没有彻底解决饮水困难等。可见,甘肃进行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消除贫困问题。2006年全省农村从业人员 109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8.9% 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89.6% ,从数据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说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中以农业为主体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作为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二、 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生态环境脆弱
甘肃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的约束现状是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仅河西走廊地区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已达560平方公里。天然草原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1998年全省三化(退化、沙化、碱化)面积达713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 4%。,土地退化趋势明显,环境污染控制任务艰巨。同时,持续增加的人口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巨大压力,落后的生产力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剧了生态退化的程度,伴随而来得就是水环境与土壤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甘肃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资金、施工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工程质量差,设施不配套,多年来因当地财力有限,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水利工程已毁坏瘫痪,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导致全省区域性贫困增大。
4、产业支撑不足,农民增收困难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条短,基地规模小, 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化组织形式松散, 农产品转化率不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果品、 瓜菜、 草畜、 特色农产品四大产业普遍规模较小, 种植分散, 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尤其是试点乡村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生产格局, 第一产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随着耕地、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增产增效约束力的加剧,农业生产费用大幅攀升,农民稳定增收缺乏坚实基础,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将面临更大的增收困难。
5、“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薄弱
据统计,兰州市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3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880元,为全省平均的2. 14倍;非农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4%以上;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55. 0%提高到2008年的60. 9%,比全省的32. 2%高出28. 7个百分点;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8.8%增加到2007年72.7%。可以说目前兰州市已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就全省来讲还不完全具备条件。2008年甘肃省城镇化率仅为32.15%,比全国低13.53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滞后。从工业化发展程度看,甘肃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目前甘肃2918家企业,尚有610家企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与此相伴的是城市职工下岗,这一部分职工对于城市来讲,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如果再让城市承担支持农村的任务,可能取得了城乡差距缩小的成绩,但是和其它省份对比,差距又在进一步拉大。
二、甘肃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甘肃省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制约是多方面的,为此在路径和政策的选择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消除贫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燃用煤泥的技术措施.doc
- 爆震的原因及预防.doc
- 牛血清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常见问题.doc
- 牡丹江大学拟发展对象培训材料(二).doc
- 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doc
- 物流系统优化与建模.doc
- 物理测井在煤田测井中的应用.doc
- 物证信息挖掘与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申请指南.doc
- 物质性质的探究导学案.doc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整合.doc
- 2025杭州临安文商旅集团有限公司7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考试直接用).docx
- 2025广东白云学院副校长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精品】.docx
- 2025年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人员招募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西新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治安巡逻防控人员14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实用】.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名师推荐】.docx
最近下载
- 悦纳自己——爱自己的100种方式(课件)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课(通用版).pptx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5修订稿(定稿).docx
- 再生医学技术:2025年关节软骨修复研究前沿报告.docx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23).docx VIP
- T 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pdf VIP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8版中文ppt1.pptx VIP
- 浙商中拓(000906)公司2023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pdf
- 食材食品质量问题退换货方案.docx VIP
- 智能找车系统(数字1对1)调试手册.doc VIP
- 工业智能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