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疲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疲劳 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它表现为:感觉体力不支,注意不集中,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并同时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上升等现象。心理疲劳的持续发展,将导致头痛、眩晕、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1]。 病理性疲劳(Fatigue) 重症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与正常人感受到的疲倦有明显的区别。在对疲劳进行评估时需要寻找可能的原因,包括抑郁、营养不良、器官功能异常、贫血和睡眠障碍等。运动疗法对于一些类型的疲劳可以有明显作用。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疲劳症状。[2] 大部分感到疲劳的人在症状出现一年内并发现没有明确的引起疲劳的原因。在得到诊断结果的人中间,骨骼肌肉系统(19.4%)和心理原因(16.5%)是最常见的。只有8.2%的人有明确的生理原因。[3] 疲劳的多维性、复杂性决定了在确定疲劳原因时,一定要结合其它症状综合判断,,在特定疾病的背景下进行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中引起疲劳(Fatigue)的7个主要因素[4]: ?? ???? Pain ?? ???? Emotional distress ?? ???? Sleep disturbance ?? ???? Anemia ?? ???? Nutrition/electrolyte assessment ?? ???? Activity level ?? ???? Co-morbidities ?? ???? Infection ?? ???? Organ dysfunction (cardiopulmonary, renal, hepatic, neurologic) ?? ???? Endocrine function 由于无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研究疲劳机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当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 能量失衡 恶病质、氧输送受损、代谢失常及其它因素。 2. HPA轴 受到干扰素的影响。慢性疲劳综合症可引起HPA轴活动减退。恶性肿瘤也可引起HPA轴功能异常。HPA异常引起的抑郁也是疲劳的可能原因。 3. 炎症因子 最活跃的研究区域。IL-1、IL-6和TNF-α是最常见的导致疲劳的因素。一些合成细胞因子药物药物都存在疲劳的副反应。 疲劳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病(乳糜泻,多发性硬化,脊椎关节病) 血液病(贫血,血色沉着病) 恶性肿瘤 慢性疲劳综合症 抑郁症及其它精神障碍 进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 纤维肌痛 心脏病 传染性疾病(流感,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血病,淋巴瘤 神经病 身体创伤及其它引起疼痛的因素 睡眠剥夺,睡眠障碍 尿毒症 肝衰竭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200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T. Declan Walsh. Palliative Medicine (1st ed.). Chapter 161: Fatigue. 2008. Amsterdam: Elsevier. [3] Nijrolder I., Van Der Windt D., De Vries H. Diagnoses during follow-up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fatigue in primary care. CMAJ. 2009. 181: 683–7. [4]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Vol.1. 2006. Available at: /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fatigue.pdf. Accessed: November 7th, 2010. [5] Barsevick A., Frost M., Zwinderman A.. Im so tired: biological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Qua.l Life Res. 2010. 19: 1419-27.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