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VIP

《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制、修订的必要性,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情况。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等。 “耐热高强韧铝合金”是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研发及产业化(2007BAE09B02)”过程中,完全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具有特别优异的铸造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的系列新材料;特别是该系列新材料采用普通工业纯铝和普通合金化元素为原材料,生产成本较目前所有高强度铝合金有显著降低,而力学性能等指标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特别适合于“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支撑中国铝工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铸造铝合金锭》(GB/T8733-2007)、《变形铝合金》)(GB/T3190-2008)中均无上述代号产品的技术标准,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基础、引领性铝合金新材料的标准体系,对引导和加快中国的铝及铝合金产业、与铝关联度密切的军、航、重、汽、化、电、通、信等国家高端、基础、支撑和引领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和产业聚集,同时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内实现结构轻量化(以铝代钢)和加工减量化(以铸代锻/轧),加速中国跻身世界铝工业强国的进程,引领国际铝产业格局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3日专题会议要求(见“黔府专议[2010]112号”专题会议纪要),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科技厅支持和帮助下,由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与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铝厂和贵州科学院共同起草《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贵州省地方标准。 编制的地方标准对耐热高强韧铝合金铸锭的化学成份、主要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元素组成及范围(包括杂质限量),室温、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硬度等。 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有:车云、张中可、门三泉、李祥、李荣华、刘海林、李家华、张继东、罗艳、张颖、袁波、何锦林。 参加标准工作的成员有:何力、曹跃清、谭红、陆洋、王正强。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的依据。 本次地方标准的编制,参照了铝合金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最新格式版本和主要条款,同时为以后的改进留有充裕空间。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格式,本次编制地方标准主要内容规定了耐热高强韧铝合金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根据国家标准现有2XXX系列铝合金化学成分及本新材料的配方等实际情况,提出耐热高强韧铝合金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合金代号 主要元素(质量分数)/% 杂质(质量分数)/% Cu Mn Ti Zr B* C* Cd RE Be Fe Si Mg Zn ZL211.1 3.6~7.6 0.05 ~1.5 0.01~0.5 0.01~1.0 0.01~0.2 0.0001~0.15 0.01~0.5 0.05 ~5.0 0.001 ~0.1 ≤0.5 ≤0.1 ≤0.1 ≤0.1 表 2 代号 热处理状态 铸造方式 抗拉强度 Rm /MPa 350℃温度下强度 R350℃ /MPa 断后伸长率/% 硬度 A HBW 不小于 ZL211.1 T6 J S 510 500 130 2 165 T5 J S 480 450 7 ZL205A)与“耐热高强韧铝合金(ZL211.1)”主要应用指标的对比。 表3 合金牌号 合金代号 铸造方法 状态 抗拉强度σb/MPa 断后伸长率δ5(%) 布氏硬度HBS 不小于 ZAlCu5MnA ZL201A S.R T5 390 8 100 ZAlCu5MnCdVA ZL205A S S R S T5 T6 T6 T7 440 490 470 470 7 3 3 2 100 120 120 110 AlCuMnTiCdZrBRE·R 耐热高强韧铝合金(ZL211.1) J J S S T5 T6 T5 T6 500 510 450 480 7 2 7 2 165 表4 序号 主要应用指标名称 单位 新材料(ZL211.1) ZL205A 国际先进水平 1 抗拉强度 Mpa 450~540 470 420~500(法、美、俄、日) 2 高温强度 Mpa ≥320(250℃时) ≤255(250℃时) ≤300(250℃时/法、美、俄、日) 3 延伸率 % 2~15 3~13 4~11.7(法、美、俄、日) 4 铸造性能 - 极好,优于纯铝,可以用于金属型铸造复杂结构及大型薄壁铸件 很差,裂纹倾向大,不适用于金属型铸造工艺 较差,裂纹倾向大(法、美、俄、日),不适用于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