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先师王瑞明教授
罗 家 祥
2010年1月22日上午11时10分,我国著名宋史专家王瑞明教授走完了90年的人生历程,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病榻上饱受83天病痛折磨后不幸逝世。
在失去恩师、协助其子女料理完丧事后的这段日子里,每当静夜一人独坐时,与先生逾30年交往中的各种情景不断浮现在眼前,以致常常彻夜难以成眠。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南教授及秘书处诸位同仁命我写一篇纪念文字以志缅怀之情,感戴之余,仍颇费踌躇。之所以然,是因为要对先生60年间的学术生涯做出完整、准确、精当的评价并非易事;况且,先生是德厚流光的尊长,是完美道德的践履者,我能彰明其道德之万一?先生幼年丧父,靠皈依天主教的叔父抚养成人,后亦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先生一辈子宽厚仁爱,与人为善,不计名利,待人至诚;先生选择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职业,始终情系后学,诲人不倦,一丝不苟,如春风化雨;先生献身于中国的学术事业,兢兢业业,勤勉笃实,笔耕不辍达60年之久,即令在退休之后也争分夺秒,并且成果迭出。人们难以想象,就在逝世之前不久的2009年10月26日,年逾90的先生还以年迈体弱之躯远赴在山东高密召开的“高密历史文化名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0届年会”,以致于返汉当日深夜住进医院,从此不起!或可用先生已享有高寿,或可用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语来缓解丧失良师的痛楚,但先生生命最后时光中的这些经历却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撼。哀痛之余,谨就我个人的感受、谨以以下的文字悼念和缅怀西行的恩师。
一
在料理丧事的闲暇,曾与王瑞明教授的长子王相伯先生谈及先生的经历,相伯兄认为先生90年的人生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30年,即:1949年以前饱经忧患、颠沛流离,从求学到成家的30年;1949到1978年之间生活相对安定,但历经所有政治运动、难以进行正常工作的30年;1979年直至逝世间生活逐渐进入正轨,见证民族逐渐走向复兴,得以一展平生所愿的30年,应该说这一看法是较为准确的。
王瑞明教授公元1920年6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现湖北省天门市),幼年丧父,少年时期随其叔父漂泊,由江汉而西南,由西南而沪上,居无定所。1949年1月,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史地学系,1956年调入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工作,1957至1958年借调到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1970年11月至1973年1月先后下放到湖北省洪湖县(现湖北省洪湖市)插队落户及湖北省京山县孙桥校办农场劳动,1974年1月奉调复返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1981年被遴选为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1984年晋升为教授,此后直到1991年最后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荣休。
王瑞明教授诞生于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动荡岁月,成长于神州大地烽火连绵的战争年代,进入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之后,与中国绝大多数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也曾走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艰辛历程。然而,如同中国上一代众多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一样,王瑞明先生艰难的人生经历不仅未能摧垮其人生信念,却奇迹般地锻铸出其异于常人的心胸智慧、臻于完美的道德事业、以及传之久远的人格魅力。
在我个人看来,王瑞明先生似乎是肩负了某种使命,为教诲、培育和感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而降生的。先生有口皆碑的师德、宽广无私的胸怀、崇高的人生境界与道德风范、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以及卓著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漫长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培育、熏陶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人。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与间接所知论,他毕生所看重的,并不是单纯为了个人著书立说,而是教学;他之所以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教学;他的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直到退休之后才得以问世,原因也非常简单:以前几乎是将全部心血花在了教学工作上。因此可以这样说,在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先生将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对后学的栽培。我个人觉得,在他毕生的诸多贡献中,首先应予彰明的,应是他在漫长的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中所结下的累累硕果,应是他留下的宽厚仁爱的行为风范、催人奋发的人格精神和传之不朽的博爱情怀。曾与王先生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一起共事,后调往宁夏大学任教的王天顺教授在唁函中称先生“奖掖后进,盛意拳拳。爱人以德,有古君子之风”,可谓中肯之论。
26年前(1984年),王瑞明教授因教学成就突出而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的隆重表彰,教务处曾邀请他撰写一篇有关教学的体会文章,先生从三方面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阐述。他认为,教学工作是第一位的,这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不能当成什么额外负担;为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因学校的教学人员应以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若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发生矛盾,“科学研究应为教学工作让路”。他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2014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 【精品】2014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导学案.doc
- 【精品】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习题课导学案.doc
- 【精品】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幂函数》导学案.doc
- 【精品】川教版信息技术八下第8课《OUTLOOK的附件和信纸》教案1.doc
- 【精品】川教版信息技术八下第10课《网上交流》教案.doc
- 【精品】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阳光寻觅者”的制作》教案.doc
- 【精品】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7课《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教案.doc
- 【精品】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下第11课《CD与VCD播放》教案1.doc
- 【精品】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八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