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研究意义.docVIP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研究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研究意义.doc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朱礼学 (四川地勘局区调队,成都双流华阳610213) FEATURES OF THE ELEMENT DISTRIBUTION ON THE WEST OF CHENGDU PLAIN AND ITS RELATION TO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Zhu Lixu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Party, SBGEEMR Suangliu 61021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geochemistry information of the 1:200,00 Du Jiangyan,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element distribution features on agriculture geochemistry are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or harmful to body and agricultural-products in the earth of some area, such as Guang County, Pengzhou City, Wenjiang County and Dayi County etc., the west of Chengdu plain. Furthermore, it approaches the study value at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mapping. Key words Chengdu plain geochemistry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球化学 农业环境 摘要:本文依据1:20万都江堰幅区化资料重点对成都平原西部灌县、彭州市、温江及大邑等县部分地区土壤中人体,农作物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及各农业地球化学区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农业、环境及地质填图方面的研究价值。 本文所指成都平原西部特指1∶20万都江堰幅的平原地区,该区位于成都市北西方向,括大邑、崇州、都江堰、温江、郫县、彭州等六县(市)的平原及盆周浅丘地区,自西向东分别属西河灌区、都江堰灌区、人民渠灌区三大灌区。是成都平原的主要农业分布区,位处府南河上游,是府南河主要的水源补给区及成都市区主要的农副产品供给地之一。其土壤中元素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不论从农业、生态环境还是地质学填图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质背景 该区地处杨子地台西缘、属成都冲积平原,地层以第四系全新统(Q4)亚砂土、亚粘土及砂砾层,第四系中更新统(Q2)亚粘土、砂砾层仅见于崇州怀远以南、都江堰市宝光寺及彭州市万年场以东地区、第三系(N+E)砾岩、含砾砂岩在都江堰市青城山—玉堂场之间及大邑陈家场等地有出露。白垩系(K)砾岩、砂岩、泥岩在彭州塔子山以北及盆周地区有广泛出露。 此外,与本区关系密切的北西向盆周地区出露的地层有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及泥盆系(D)震旦系地层,除二叠系上统及震旦系下统有火山岩出露外,其余地层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及碳酸盐沉积。 二、元素的区域背景分布 1∶20万区化土壤测量成果显示,本区Si、Al、Mg、Zr、Ba、Sr、Rb、La、Y、W、Mo、Bi、Ti、Cu、Co、pb等元素的分布与全国土壤背景含量相当[1]:而B、Cr、Fe、V、Zn、P; F、Li、Ni; Be、Cd、Hg; Au、Ag、Sn等元素在区内的分布明显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含量(表1)特别是Hg、Cd、Be等在区内富集趋势十分显著。 K、Na、Ca; As、Sb、V、Th等元素在区内相对贫乏。 (一)、元素在第四系土壤中的分布 与本区其它地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分布相比第四系土壤中除Sr、Zr相对贫乏外其余38种元素均相对富集于第四系土壤中,但与全国土壤背景相比人体必需元素B、P、Fe、Cr、V、Ni、Zn、Mg ; 人体有害元素F、Ba、Be、Pb、Hg、Cd、Li及Au、Ag、Bi、Sn等元素背景偏高,人体有害元素Zr、As、Sb、Th、U及有益Na、Ca等元素背景偏低,其余元素的背景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当。(表1)。 (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区 本区不同冲积体系由于物源形成年代早晚等差异元素的分区差异特征十分明显,其中分区最为显著的元素有:K、Na、Rb、Ca、Mg、Sr、Ba及铁族元素,依据人体及农作物必需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