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诗歌鉴赏 第一讲 一、考点解读: 1、诗歌鉴赏四个层面的内容:理解诗歌大意,鉴赏修辞、手法,分析主旨情感,理清行文脉络。高考出题时,大多是综合命题,很少孤立出题,因此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鉴赏手法和理清脉络是难点,而分析情感是目的。 2、诗歌鉴赏的思考角度: ①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词的活用现象、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②从音韵角度:如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读 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长短句间杂的,读起来错落有致, 富于变化。 ③从修辞角度: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④从手法角度:该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⑤从结构角度:该诗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对表达情感又怎样的作用。 以上五种思考角度中,最长运用的是1、3、4。 二、答题格式: 欣赏炼字的格式:指明具体哪个字 分析活用或修辞 阐发艺术效果 分析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的格式:指明修辞 解释句意 阐发艺术效果 分析表达作用 赏析表现得格式:指明手法 解释句意 分析表达作用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形象生动)。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巧妙地把“螺”作比山,形象地将皓月银辉下倒映在谭中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简练而又含蓄的表达出作者惜春伤时的情感。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而缘愁生白发,于是更加突出了愁思的深重。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白鹤与粉蝶”人格化,“先偷眼”写出白鹤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生动形象把白鹤和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描写到极致。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答案说出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双调]折桂令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项羽兵败是历史之必然。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一句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春风十里”(姜夔《扬州慢》) 这一句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除了尽人皆知的典故外,一般都会在注释中交代清楚,所以用典手法不难看出。 想 象:人们在已有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