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从美国法的规定看中国证券私募制度的构建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Private Offering System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Law
作 者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钟
汪 世 虎
华
教授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现有的证券市场已不能很好
的满足各类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断增强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富裕群体大量涌现,人们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也对目前的证券市场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证券私募作为与证券公募相对应的一种资本配置形式,由于其在筹资便利和节
省发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能较好的兼顾融资效率与投资者保护两方面,能更好的满足不
同发行人的融资需求。虽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上,曾有过一些具有私募性质的实
践行为,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也明确了证券私募的法律地位,但总的说来,我
国证券私募制度建设仍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规范缺失和标准模糊。基
于此,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借鉴美国证券私募法律
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我国证券私募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初步的设想。
第一部分是证券私募制度的基本理论概述。首先,分别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对证券、
证券私募概念的界定,然后比较了证券私募和证券公募的区别,以进一步明确证券私募
的特征,最后阐述了证券私募制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证券私募制度。首先,概括介绍了美国证券私募市
场的操作模式和美国证券私募制度规范发展历史。其次,对美国 1933 年证券法第 4(2)
条、1953 年 Ralston Purina 案和“需求规则”作了较为全面的评析。再次,通过对规
则 146、Doran 案件和 1981 年的 D 条例的介绍评析了美国私募证券制度中的安全港规定。
然后,通过对规则 144 和 1990 年的规则 144A 的分析探讨了美国私募证券转让制度。最
后,对美国证券私募制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第三部分介绍了证券私募制度在我国的相关情况。首先介绍了我国证券私募制度的
发展历史和相关实践。然后,具体分析了在我国发展证券私募制度的可行性。最后,讨
论了在我国发展和完善证券私募制度的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在借鉴美国证券私募制度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证券私募制度的建设。首先
讨论了构建我国证券私募制度的基本原则。然后,再进一步作了具体制度设计上的构想。
关键词:证券私募;安全港;保护需要
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rather great and healthy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Open, the current capital market cant satisfy the ever-growing capital need of companies and
economical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rich people have appeared due to the
rising living standard .Their great invest capacity and need also challenge the current capital
market. As 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 public offering, private offering can balance the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and the promotion of financing convenience well due to its
systematical advantages. Although China has some adventures which have the private
offering’s features, and the Company Law and Securities Law have establish the legal
status of private offering, the law in this area has lagged far behi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