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从课文的题目你能联想到了什么成语? 2. 介绍作者 3.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应该怎样划分课文的结构? 4.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桃花林是什么样子的? 5.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6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 7.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句子是什么? 8.桃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0.桃花源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样概括桃花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的? 1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再 去寻找的时候却“迷”, “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12.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 13.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14.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1.从课文的题目你能联想到了什么成语? 世外桃源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诗人,散文家,辞赋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请介绍作者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应该怎样划分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了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三部分 。 开端: 发展: 结局和尾声: (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 (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4—5)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 4.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桃花林是什么样子的?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 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所以“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6.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 渔人经过了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复行——豁然开朗的过程才进入挑花源的。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7.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句子是什么? “初极狭,才通人” 8.桃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自然环境——风景优美 社会环境——社会安定 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与世隔绝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再去寻找的时候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2.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相呼应。 13.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14.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中空想。 *

文档评论(0)

优质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