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_颌面部神经疾患.pptVIP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 曹星华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一)中枢病变学说: 1.属感觉性癫痫,动物实验证明铝凝胶注入猫脊束核,其面部感觉过敏。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 在电子显微镜下,在半月神经节和感觉根内可观察到节细胞的消失,由炎性浸润,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及脱髓鞘改变。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疼主要病理变化。 鉴别诊断 (1)非典型面痛:疼痛范围广泛、深在,不局限于某一感觉神经支配区,无“扳机点”。 (2)牙痛和其他牙原性疾患: 牙髓炎:持续性痛、夜晚加重,冷热敏感,有病灶牙。 髓石:多体位改变或睡下后发生,无扳机点,X线…. 其他: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拔牙创感染等,持续深在钝痛,有病灶,去除病灶疼痛消失,无扳机点。 三叉神经痛治疗应循序渐进,先药物、封闭、或理疗开始,如无效时在依次选择半月神经节温控热凝、注射疗法、神经撕脱等。最后考虑颅内手术治疗。 第二节 舌咽神经痛 定义:发生在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与三叉神经痛性质相似)。 病因:原发病因不明,有神经短路说法;桥脑病变、颅外肿瘤及颈内动脉闭锁或颈外动脉狭窄等可为继发性病因。 临床表现:35-50岁好发,在扁桃体区、咽、舌根、颈深部、耳道深部及颌后区痛,性质似三叉神经痛,但剧痛可在睡眠时发作。咽异物感,频繁咳嗽。 扳机点常在扁桃体部、外耳道及舌根。早晨上午发作频繁,午后至晚发作次数减少。 诊断 表面麻醉剂涂于扁桃体、咽部可暂时止痛 应与三叉神经痛、茎突过长、鼻咽癌侵及颅底所致的神经痛鉴别。 治疗 1.药物治疗:(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也可在扳机点喷、抹局麻药。 2.封闭 3.手术治疗 4.病因治疗:如肿瘤等所致者应清除原发灶。 第三节非典型性面痛 一、蝶腭神经痛: 又称蝶腭神经节神经痛或sluder综合征。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1.单侧面中部阵发性痛,常夜间发作。 2.疼痛不过中线。 3.疼痛剧烈,无扳机点。 4.痛发时常伴Horner征、结膜及鼻粘膜充血与水肿、流泪、流涕、流涎及鼻塞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2.中老年女性多见 3地卡因涂患侧中鼻甲后部粘膜可缓解或消除疼痛。 4可能有鼻旁窦感染灶。 治疗:1.清除有关感染灶。2.口服药—卡马西平、安定等。3.局部理疗。4.封闭—经腭大孔入翼腭窝注普鲁卡因4-5ml封闭蝶腭神经节。 二、中间神经痛: 又称面神经痛或膝状神经节神经痛。面神经大部为运动神经纤维,其感觉和副交感纤维组成中间神经。 病因:不明,可能是膝状神经节受疱疹病毒感染或其他损伤所致。 表现:1.剧痛可突发也可渐进性加重。疼痛部位:耳、乳突、重者半侧面部或口腔内。 2.发作时可伴:舌前2/3味觉过敏或减退;眩晕及听力减退。 诊断 耳、乳突剧痛,可伴有舌前2/3味觉过敏或减退;眩晕及听力减退。 痛发时间较三叉神经痛长 外耳带状疱疹、周围面瘫、乳突压痛 排除其他病变 治疗:1.服镇静止痛药、针灸、理疗。2.并发带状疱疹者抗病毒治疗。3.重者可请神经外或耳鼻喉科行颅内中间神经切断术。 三、耳颞神经痛: 病因: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耳颞神经或耳颞神经节受损所致。如腮腺区炎症或外伤。 临床表现: 1.一侧耳颞部阵发性灼痛;咀嚼食物诱发,可夜间痛。 2.发作时该神经分布区皮红、出汗、唾液多。 3.外耳道与髁突间常有明显压痛点。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 2.麻药封闭耳颞神经痛可缓解。 治疗: 1.病因治疗。 2.服止痛镇静剂。 3.局部理疗。 4.髁突后区行耳颞神经封闭。 四、簇集性头痛 又名组胺性头痛或周期性偏头痛性神经痛 病因:不明。可能为免疫过敏反应,机体组织胺使颞浅动脉或颈内动脉急性发作性扩张所致 临床表现:1.发作前无先兆,一侧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多睡后突发,短时间(20-30min)痛达高峰的。2.疼痛多起于眼周,向周围放射;3痛发时同侧面潮红、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鼻塞。4.规律性发作,多在午睡后或夜晚发作,持续数周后可自动缓解。 5.周期性发作,其间缓解期可数月或数年。 诊断: 根据临表。 磷酸组胺0.1mg 皮下注射能诱发 含化硝酸甘油酯或饮酒可诱发。 压同侧颞浅或颈动脉痛可减轻或暂缓。 卧位痛重。 五、神经官能症性面痛 病因:大脑高度紧张,或精神心理障碍。 临床表现: 40岁以上女性多见,查神经系统阴性。 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癔病等易患。 一侧头、面、颈部压迫性钝痛,范围广而不定,可伴麻木。 病史长,忙时、注意力集中时和晚睡眠后不发病。 诊断: 1.根据临表。 2.神经系统及头颈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3.病人多有紧张、焦虑和多疑心理,或经历过颌面部感染、外伤或手术。 治疗: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用心理及精神治疗。 六、茎突过长综合征 病因:茎突过长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