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义毒品与数字毒品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广义毒品与数字毒品的论文 论广义毒品与数字毒品的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面目存在的赛伯空间可能会流行“数字毒品”(digital drug)。它与传统毒品在功能上十分相似,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数字毒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部分替代传统毒品、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甚至改变人类性行为的含义。 关键词:世界3,数字毒品,人类性行为bstract:all kinds of digital drugs in cyberspace which is the world 3 karl popper said in his book the open universe will be popul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digital narcotic drug have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in their function as well as traditional drugs. digital drugs could replace the present drug in part, satisfy normal or special needs of persons and change the meaning of human sexual activity. key words: world 3, digital drug, human sexual behavior 因特网与原本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相联结,正在创造一个难以想象的赛伯空间、赛伯世界,这种过程如今每天都在进行,值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思考。w赛伯世界是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1] 一种在“世界1”和“世界2”基础上建造的虚拟世界,但正如virtual这个词所表达的并非某种完全的虚构一样,在一定意义上它完全真实,可以影响“世界1”和“世界2”。“数字毒品”(digital drugs)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甚至也可以说现在就已经出现了,比如网络游戏、网络“裸聊”、虚拟做爱等。“数字毒品”联结着三个世界,不能不注意但也不能反应过敏。 传统毒品 物质性的毒品在我们今日的世界上并非罕见,[2] 在人类历史上很久以前它们就已经出现,其危害性在很大的范围变动,并且与所使用的判断标准有关。东北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抽大烟”是常见的话题,“胡子”(土匪的别称)抢掠东西,烟土是首选物品;阿尔谢尼耶夫写的《在乌里的莽林中:乌苏里山区历险记》中,北方偏远地区女性抽大烟也多有记载。多数人认为抽大烟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但在这些地区工业化之前,其危害是比较有限的。 毒品与非毒品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法律上的界定是为了操作方便而作的一种人为规定。严格讲毒品概念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在一种文化下的毒品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不被视为毒品,在一个时间段的正常物品在另一个时间段就可能成为毒品。 酒精、香烟、安定、天使粉(一种女性催情药)、百忧解等,与摇头丸、k粉(氯胺酮)、大麻、冰毒、麻古(一种新型毒品,冰毒加工后的一种药丸)、可卡因、海洛因等一样,也属于毒品,很难说吸香烟对普通百姓的危险不比吸海洛因小。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酒精、毒品研究和教育中心(qadrec,1996年成立)就把酒精与毒品问题并列进行研究(详见/china/中国人的一种爱好,烟草是从美欧传来的,就像嗜辣本来也不是四川人、湖南人的爱好一样,辣椒这种茄科植物很晚才传入中国。这也提示,培养一种特别的爱好或者毒瘾,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也不需要特别的宣传、努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工合成毒品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如本没有太多化学知识的刘招华,根据《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上提供的知识及对专家的拜访、请教,经过不断实验,就能生产出毒品。1999年广东警方破获“7?28特大贩毒案”,曾缴获由刘招华一手制造的12吨冰毒,这个数量相当于当年全世界缴获冰毒的总和。据cctv焦点访谈报导,“刘招华不用麻黄素便能合成冰毒的配方是他自己独创,工艺十分先进,可用于大量生产。”这一方面说明并非所有的科学技术知识,都能导致社会进步,如何驾驭科技知识,特别是“致毁知识”[3],是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必须考虑的严肃问题。一切科技知识都是生产力、都是好东西的假定,是过时的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 利用信息网络科学技术也能制造令人上瘾的毒品,而且信息网络技术比物质科学技术(如毒品的化学合成、生物病毒和细菌武器研制)更容易获取、隐蔽性也更强,这类知识和技能并非多多益善,理想的情况是,让适当的人掌握适当的知识。但是,何谓“适当”?谁有这个权利作出判定?毒品真的能够控制住?未来的世界居民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