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制备.doc
水性聚氨酯型印花粘合剂的制备
刘晶,(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TDI)、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型印花粘合剂。最佳制备工艺:R值[n(-NCO):n(-OH)]为2.2,预聚温度和扩链温度分别为75℃和80℃,预聚时间和扩链时间分别为100min和90min,其中DMPA用量为5.0%(对预聚体质量),反应液在40℃下加入三乙胺中和,最后加入计量水乳化分散30min。用此助剂对染色织物进行了染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出的粘合剂能够有效的提高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
关键字:水性聚氨酯;印花粘合剂;合成
1 前言2.1 实验原料及仪器→预烘(80℃×3min)→焙烘(150×5min)。
2.4 测试
2.4.1 游离—NCO含量:用丙酮-二正丁胺法测定。
2.4.2 乳液性能:室温静置1个月,观察外观和稳定性变化情况。
2.4.3 胶膜吸水率测试:
取适量的乳液在室温下风干24h,放入烘箱50℃下烘24h,然后于100~110℃下干燥1h至恒重。取干燥式样G1浸入水中,24h后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称重G2,按式(1)计算胶膜吸水率:
(1)
2.4.5 粘度:采用NDJ-79型粘度计测定,采用2号转子,转速为60r/min,测定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粘度。
2.4.6 成膜手感:用手指轻触薄膜,感受其是否粘手及软硬等。
2.4.7 耐干、湿摩擦牢度的测试 :染色织物按 GB/T3920-1997测试。
图1 预聚温度、时间对游离-NCO含量的影响
3.2 扩链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确定
制备水性聚氨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扩链反应温度,它直接影响了扩链反应速度。加入DMPA扩链剂将预聚体系中的剩余-NCO反应完全,若温度过高反应不易控制体系过于黏稠,剩余-NCO不仅会和氨基甲酸酯发生副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而且还会和扩链剂DMPA上的-COOH发生副反应。因此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于制备聚氨酯是极其重要的。
本课题设置了3组温度对比,75℃、80℃、85℃。扩链反应开始时体系中理论游离-NCO为3.941,扩链结束时体系理论-NCO为0.1457。图2中可以看到,75℃扩链时,反应较为平和,到达120min时体系中的-NCO未达到理论值。80℃和85℃扩链到90min时,体系中游离-NCO已到达理论值,超过90min游离-NCO含量变化不大。但85℃反应速率较快,反应不易控制体系粘度较大容易造成凝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90min时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高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图2 扩链温度、时间对游离-NCO含量的影响
3.3 n(-NCO):n(-OH)(R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R值反应了聚合物中的软硬段比例,R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储存稳定性、离心稳定性以及外观等,R值较小时,生成分子量较大的预聚体,体系粘度较大,容易产生凝胶。R值较大时预聚体中的游离-NCO较多,容易发生副反应。固定其他因素,不同R值时所制备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外观、稳定性影响见表1。
表1 R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R值 粘度/mPa.s 乳液外观 离心稳定性 1.8 无分层及沉淀 1.9 1 乳白微透明泛蓝光 无分层及沉淀 2 12 乳白蓝光 无分层及沉淀 2.1 12 些许沉淀 2.2 11 白色不透明 大量沉淀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R值的增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通透程度逐渐减小,乳液从乳白半透明泛蓝光过渡到白色不透明,随着R值增大使得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降低,当R值为2.2时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比较差,乳液离心15min出现大量沉淀,且储存三个月时乳液发生凝聚。可能原因是:随着R值的增大,预聚体中—NCO增多,乳化时其与水反应生成强极性的聚脲也增多,而脲的疏水性强,水性聚氨酯中亲水性成分的含量相对减少,耐水性能相对提高,颗粒的粘性增加,碰撞时发生粘连,从而粒径增大,乳液呈白色不透明,乳液的稳定性下降。随着R值的增大,粘度减小,粒径增大,粒子总数减少,离子间平均距离增大,而离子间距离的增大意味着任何2个粒子进入相互吸引区的几率减少,位移变得相对容易,所以粘度减小;综合性能比较R值控制在2.0较为合适。
3.4 DMPA对胶膜吸水率和乳液粘度的影响
亲水扩链剂DMPA,对乳液的成膜性能和乳液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当R值为2.5,中和度90%,不同用量的DMPA对乳液粘度和胶膜吸水率如图3所示。
图3 DMPA用量对胶膜性能和乳液粘度的影响
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2025年高考:《物理》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完整版)建设甲方、施工方全套收发文登记表格.pdf VIP
- 弹性力学仿真软件:SimScale:材料属性与弹性模量在SimScale中的设置.pdf VIP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完整教案.docx VIP
- 宋城千古情的经营模式探究.doc VIP
- (人教PEP版2025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全单元课件.pptx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榆社县志.pdf VIP
- XX水库工程大坝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VIP
- 感染性休克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优质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