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丰碑_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染的丰碑_教案.doc

9血染的丰碑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人物刻画来突出主题的表达手法。 理解本文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崇尚将士们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阅读、圈画文中人物刻画的语句,分析其对课文中心的表达作用。 难点: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感悟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增强我们爱国情感。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3’) 一提到1840年,同学们都知道那年发生了 ——鸦片战争。 那么大家知道鸦片战争意味着什么吗? 那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当时的中国,就好像一个病入膏肓’) 1、课前借助工具书明确下列字词的字音、字义: 耸峙(zhì);扼守(è); 饷给(xiǎng)(jǐ);麾下(huī);同仇敌忾(kài); 响遏(è)行云(声音高入云霄 ,把浮动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声音嘹亮。) 2、交流概括的层次内容。 第一段(1-3节)交待竹山门地理位置和曾发生的历史事件。 第二段(4-15节)具体叙述以葛云飞为指挥的第二次定海战役的经过。 第一层(4-5节)葛云飞别母赴前线和战前准备; 第二层(6-7节)将士们阵前誓师; 第三层(8-9节)葛云飞与士兵同甘共苦,英勇歼敌; 第四层(10-15节)在救援无果的情况下,葛云飞率领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 第三段(16节)颂葛云飞及将士们英勇报国的精神永存。 三、圈划讨论(5’) 1、指导学生课堂上小组学习(圈画、批注): ⑴为什么作者开头说“竹山门是我国抗击侵略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门”? ⑵课文是怎样描写葛云飞等将士“血染”竹山门场面的? ⑶怎样感悟课文结尾“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的作者情感。 2、互相交流: ⑴竹山门耸峙在我国浙江舟山的定海城南,是祖国东方的一座海上大门,在鸦片战争中,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敌我双方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最为激烈的战斗,5千多名清军将士全部血战而亡。 ⑵如:城头“龙旗猎猎”的场面描写;“声震海山”的阵前盟誓;还有战斗中对葛云飞壮烈牺牲时的“语言、动作、外貌和神态”等细节刻画,无不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气和血染竹山门的无畏气概场面。 ⑶竹山门上埋葬了5千多名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魂,是我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国侵略的历史丰碑和精神丰碑,表达了作者对英烈们无比颂扬、自豪之情。同时,“血染的丰碑”告诫后人,学会对血腥历史的清醒反思,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简单介绍,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探究感悟 1.在了解课文中心之后,请大家再读一遍11~15小节。选择你感到最震撼的一个段落,讨论一下,哪些句段让人感动?它写出了葛云飞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如: (1)、在“血战六昼夜”中,作者详写了第六天的战斗,史料记载“这时,英军正在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文中“情急之下,葛云飞上前掇抱炮身,猛一发力,竟将这大铁疙瘩转了个向,随即便操炮发射,一直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这里人物描写非常逼真,生动地体现了葛云飞等将士们在危急关头骁勇无比、英勇杀敌的情形。 (2)、“葛云飞倚崖屹立……仿佛继续在抗击着侵略军!”生动表现了一位至死不息的抗敌将领形象,写得非常感人。 …… 2.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写出这种让人感动的形象的吗? 注意理解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以及它们的表达作用。 举例: 他纵身跳上城头,一声大喝:“好汉子,快跟我杀贼去!” ——这里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一声大喝”表现出葛云飞当时的英勇形象。 五、总结 1.人物形象:英勇无畏、忠贞爱国的军民形象,视死如归的定海三总兵,尤其是葛云飞的英雄形象。 2.写作手法:句子的表达作用。 六、作业:课后阅读题 10保卫大坝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的方法。 2、感悟人民子弟兵面对灾难所具备的精神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划、品味词句等方式,感受文章所营造的紧张氛围和感人画面。 难点: 感悟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朴素使命和“积极感人”的坚强力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5·12汶川地震是我们每个人感同身受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地震之后,人们还没有在悲痛中走出时,次生灾害又架在了灾区人民的头上。 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记者兼作家身分的钱钢用真实、生动的语言记录的类似于决战次生灾害堰塞湖的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每位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情感基调。 2、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场(紧张、艰难、危险、惊心动魄、血水交融等)的保卫战。 三、再读课文 请学生圈划、朗读品味,深入暴雨中,住在水库周围的地震幸存者们乱作一团……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进一步深入思考文本中蕴含的朴素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