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苏韵 清音流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歌苏韵 清音流芳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吴歌传承人现状调研”课题组采风纪实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朱诗园 2010年8月,虽然立秋已过,但燥热的暑气一点也没有减弱的意思。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吴歌传承人现状调研”课题组一行十人,在院长苏春敏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张家港、白洋湾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采风活动。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虽然通俗,却保留了生活的原汁原味有种淳朴天然的美,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仿佛是一幅画,画中人物呼之欲出,表情丰富细致。代代相传了上千年,如今却几成绝唱。据了解,在河阳山歌发源地张家港凤凰镇会唱河阳山歌的人仅剩下数十人,且多为年过六十的老人。河阳山歌馆无疑为山歌的保护和推介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河阳山歌虞永良虞永良这个名字,是与河阳山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今,河阳山歌就象一颗明珠一样,在祖国大地上闪烁着灿烂光芒,而虞永良挖珠人。省民间文化协会会员省吴歌学会会员虞永良对有着特别的偏好,尤其热衷于搜集和整理河阳山歌。三十多年来,他利用空闲时间,顶着严寒和酷暑,走乡串村,逐户采访,先后搜集和整理了八部民间叙事长歌及五百多首短歌,约三万多行20余万字,还有不少善卷、故事、传说,其中有些长歌已成为孤本。他的勤恳和刻苦令圈内人敬佩,也博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他被聘为南京大学中韩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河阳山歌馆歌布袋中国第一首古歌活体它展示了古代河阳人民斫竹、削竹为箭、围追野兽的劳动场景,反映了河阳山地区的先民们生活的艰辛和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古韵犹存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河阳山歌展示馆,这是主题馆,集中展示山歌文化精髓河阳山歌卷本、抄本及与山歌、讲唱文化相关的器物,河阳山歌全貌图片及学术研究交流成果。历史文物陈列室主要陈列河阳地区历史古韵河阳地区出土文物、古迹、讲唱文化碑刻、拓片古遗址介绍。历史文化名人馆民俗风情走廊山歌演艺馆学术交流中心特色展示馆培训学校文化广场

文档评论(0)

精品ppt.wor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