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代谢特性.pdf
微生物学报ActaMicrobiologicaSinica
48(12):1571~1577;4December2008
ISSN0001--6209;CN 11-·1995i/Q
ht://jioumals.ira.ac.cn
一 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代谢特性
龙黎明,毛胜勇,苏勇,朱伟云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消化道微生物实验室,南京210095)
摘要:【目的】从饲喂高精料的本地山羊瘤 胃内分离到一株利用乳酸并能产生大量丙酸的菌株 L9,
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在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技术,结合形态、生理
生化特性和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该菌株体外代谢特性研究表明,L9可利用乳酸作为唯一碳源,该菌在 24h内可对
90mmol/L的乳酸完全降解。体外摸拟瘤胃急性酸中毒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以淀粉为底物时,与
对照组相比,添加菌株L9可显著降低瘤 胃微生物体外培养体系中乳酸浓度,提高pH值,提高总挥
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并显著降低乙酸与丙酸的浓度比 (P0.05o 【结论】结果显示,菌株 L9
是一株可代谢乳酸,促进丙酸生成,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有益瘤 胃细菌。
关键词: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乳酸利用菌;瘤胃
中图分类号 :Q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01—6209(2008)12—1571.07
反刍动物瘤 胃内栖息着大量的乳酸产生菌如牛 稳定的关键微生物,其尤为人们关注。一些报道表明,
链球菌、乳酸杆菌、多酸光岗菌等,这些细菌可发酵 体外接种乳酸利用菌可预防乳酸的累积和pH值的快
碳水化合物和未被瘤 胃壁吸收的糖产生大量的乳 速下降,此外,一些报道还表明,乳酸利用菌还能减
酸 1【l2;同时瘤 胃中还存在大量的乳酸利用菌,主要 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和甲烷的产生[10-14],而这
包括埃氏巨型球菌、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和韦荣氏球 些特性对维护动物健康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具有
菌,这些乳酸利用菌可发酵乳酸生成乙酸、丙酸和丁 积极意义。为深入了解我国本土山羊瘤 胃内乳酸利用
酸等3【】。正常情况下,乳酸产生菌和乳酸利用菌之 情况,本试验采用常规微生物技术,并结合系统学分
间处于相对平衡,使瘤 胃内乳酸浓度维持在相对较低 析技术,分离鉴定了一株具有较强乳酸利用能力的细
的水平;但是,对于如高产奶牛、迅速育肥期肉牛等 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菌在瘤胃发酵中的
在饲喂大量精料后,乳酸产生菌可以快速发酵碳水化 潜在调控效果,拟为深人探讨其在反刍动物瘤 胃微生
合物并产生大量的乳酸,当这一速度远超乳酸利用菌 态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利用乳酸能力时,乳酸会大量累积,进而导致瘤 胃酸
中毒的发生l6】。 1 材料和方法
瘤 胃酸中毒是当前影响世界奶牛养殖效益的一 1.1 材料
类主要营养代谢病。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通过调控 1.1.1 实验动物:受试动物为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
瘤 胃微生物之间的代谢平衡,可有效降低瘤 胃酸中毒 的体况良好的南京本地雄性山羊。预饲两周:第一周将
的发生。其中,乳酸利用菌是一类维持瘤胃乳酸相对 山羊的日粮精料添加量从200g,d逐渐增加到600g/d,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3056ffl
通讯作者。Tel:+86.25E-.mail:1050410504@163.tom
作者简介:龙黎t~t](1984一),男,广西河池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和消化道微生物研究。
E m·ail:longlimingyouxiang@yahoo.c0m .cn
收稿 日期:20o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