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仲淹典治地方的贡献
——从苏州治水说起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语文学系 陈学霖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二十七岁登进士第,仁宗皇祜四年(1052)卒,年六十有四,盏文正,世以“范文正公”
尊称,遗有《范文正公文集》(下称《范集》)若干卷。生平事迹见《宋史》卷三一四本传及
楼钥(1137一--,1217)所编《范文正公年谱》。1这位潜心儒术经学,德业并重,道艺交融,而
又厉志笃行,高风亮节,文武兼修,以参知政事推动“庆历变法”显名,留下“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岳阳楼记》)箴言的学者兼政治家,是帝制时代罕见的完人,
千年来都是士予学人钦仰响慕、观摩学习的对象。1989-1990年间,台湾的行政院文化建
设委员会和台湾大学,与苏州市政协及苏州大学都不约而同地举办“纪念范仲淹一千年诞辰
国际研讨会”,出版论文集和整理《范文正公文集》及研究资料,2苏州市并且成立范仲淹
研究会,凸显学者对前贤的敬仰和怀念,肯定其历史地位,为今后的持续研究奠定优良的基
石。
范仲淹一生的伟大功业,宋代以来官私记述传颂不辍,而现代著述亦汗牛充栋,专门传
记及论著已有多种。近人研究多数垂意仲淹在政治与军事上的成就一政制的改革,地方吏
治的整筋,对西夏和战的贡献一和他在居官时所表现的高风亮节,以身作则的伟大人格等
等。从仲淹政治生涯的整体来看,虽然他在朝廷的谠论直言.、真知灼见都非常重要,但是他
的施政纲领,特别是草拟的改革条陈,与他长年担任地方牧守,体会官僚制度的利弊和民众
爱恶所得的经验,实在有很密切的关系。按范仲淹自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登迸士第后进入仕途,
到仁宗皇祜四年病卒徐州,三十馀年间历任大小不同官职,不过大半系充当州郡牧守或巡抚
地方的京官,占去仕宦生涯三分有二,累积无数实际经验,使他不但能施展长才,发挥理想,
而且洞悉行政关键,明白制度的运作,增进他的管理知识和实际行政能力。因此,他能成为
卓越的政治改革家,多得益于长期从地方吏治汲取宝贵经验。 这在他于庆历三年向仁宗
(1023—63在位)上呈的《条陈十事疏》,寻求整顿政绩宸政积弊可见一斑。故此,要深入
研究这位历史伟人的抱负、政绩,甚至其学术教育的贡献,应该注意他履职地方时的言论与
施政,以及这些经验如何增进他对当世政治及其运作的认识。3
编《范文正公年谱》(下称‘年谱》),载《范文正公集》(一F称《范集)附录。详土德毅等编:《宋人传记
资料索引》(下称《资料索引》)(台北:鼎文书局,1974)第一册,页1648。近人撰著传记主要为汤承业:
《范仲淹研究》(台北:编译馆,1977);程戍缪:《范仲淹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陈荣照:《范
仲淹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7);及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大学H;版社,2001)。《范文正公集》
通行本为《四部从刊》本二十卷。又参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印:范仲淹研究资汇编》上、下辑
(台北,1988);及周鸿度等编著:《范仲淹研究资料汇编》(沈阳出版社,1989)。
2台湾主办的研讨会的论文部分收入《范仲淹一千年诞辰田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文学院编印,
1990年6月)一l-.、卜册(F称‘范仲淹论文集》)。苏洲土办的研讨会的论文部分刊载于《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4月纪念范仲淹诞生一千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下称《论文专辑》);随
后,又由范仲淹研究研会编选为《范仲淹研究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下称《研究论集》)。
3详见注1揭近人撰著范氏传记仃关章节:及《范仲淹论文集》、《范仲淹研究论集》所收有关论文。关r
范仲淹对“庆历新政”的贡献论翥最多,可参土德毅:《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赵令扬:《论范仲淹的“庆
I
范仲淹仕途的一个重要转捩点,是在景祜元年(1034)时年四十六岁,出任故乡苏州的
知府。他这项任命在当世的铨叙制度上是破格的,因为根据原则,授官要回避本籍,而他自
己亦有意避嫌。1不过,仲淹的情形很特殊。他二岁丧父,母谢氏以家贫改适淄州长白(今
山东淄博县)朱文翰,因从其姓,取名“说”,既长,知其身世,因辞母去应天府,忍受穷
困,发奋苦学,终于在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年二十七岁时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