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红松(Pinus
济价值的用材树种。由于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目前除极少数自然保护区外,
原始红松林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温带阔叶次生林。从红松针阔混交林顶级群落向
低价阔叶次生林群落的演变意味着人为干扰下的退化演替。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
成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偏向选择性,这种偏向选择性可能会导致植物时空分布的差异,并
成为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退化演替产生的土壤氮素数量及组成特点的
改变可能是制约红松更新的主要障碍因子。
本文以我国温带林区的优势树种红松和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对象,采用水培方法培养苗木,研究不同供氮形态、强度、光照、pH条件对两树种早
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分析了两树种氮素吸收过程中磷吸收及生境pH变化特点;结
合现有次生林营养生境特征的研究结果,分析两树利,氮源利用特点对生态恢复(红松更
新)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干扰立地红松更新氮营养调控措施。主要结论如下:
1、红松早期氮源利用特点
(1)红松早期对NH4+-N呈偏向选择吸收。增加供氮强度促进苗木氮素吸收总量、
理,增加供氮强度使纯NH4+处理苗木NH4+.N吸收受到抑制;植物偏好氮素形态不占优
势的生境中,氮强度的增加能够促使氮素吸收优势由营养介质中的优势形态向植物氮素
pH抑制其NH4+.N吸收,促进N03--N吸收;升高pH促进NH4+-N吸收。
N03-有效性的增加而增强,营养介质中N03含量增加、光强增加能够促进苗木根系NR
活性增强。
培养下表现出较高GS活性,但过高NH4+强度对苗木GS活性产生抑制;光照促进以供
N03‘为主的苗木针叶GS活性提高,供NH4+苗木针叶GS活性因光强增加受到抑制。
(4)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红松幼苗根系和针叶中都很高、差异较小,两器官
苗木与之相反;降低营养液pH促进各处理苗木GDH活性提高,升高营养液pH则表现
出一定程度的抑制。
(5)以供NH4+为主苗木各部位氮含量、氮携出数量、地上部氮分配比例高于以供N03’
为主的苗木。增加供氮强度促进红松幼苗各部位氮含量、氮携出量增加。增加光强使各
供NH4+处理红松幼苗根系氮携出量增加,而单株苗木氮携出量下降。降低初始pH抑制
摘要
供NH4+为主红松幼苗的氮携出,而升高pH则使供N03为主苗木的氮携出量下降。
致。提高供氮强度促进各处理苗木生物量累积,根长、苗高增加。光强增加促进各处理
用相反。
2、白桦早期氮源利用特点
(1)白桦幼苗对N03’.N呈偏向选择吸收。增加供氮强度促进苗木氮素吸收总量、
势的生境中,氮强度的增加能够促使氮素吸收优势由营养介质中的优势形态向植物氮素
吸收的偏好形态发生转变。增加光强促进各处理苗木氮素吸收总量、NH4+-N吸收量、
pH则抑制N034一N吸收。
加而增强。营养介质中N03含量增加、光强增加能够促进苗木根系及叶片中NR活性增
强。
GS活性提高。
GDH活性提高,降低营养液pH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
进白桦幼苗各部位氮携出量增加。增加光强促进各处理白桦苗木各部位氮素携出能力提
高。
木有促进作用;升高pH的作用与之相反。
致。提高供氮强度促进各处理苗木生物量累积,根长、苗高增加。增加光强促进各处理
生长;升高pH的作用相反。
3、红松、白桦幼苗对氮素的吸收能力决定其磷吸收水平,磷吸收量与两树种氮素偏向
选择吸收一致;提高供氮强度有利于磷的吸收;增加光强抑制红松苗木磷吸收水平,而
收,促进以供N037为主苗木磷吸收量增大;而升高pH的作用则与之相反。
摘要
高(降低)两树种营养液初始pH则使介质pH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升高)。
5、红松、白桦早期氮源利用特点与其各自原生土壤氮营养条件具有高度一致性。不同
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矿质氮数量、组成特点及先锋树种的资源竞争优势是导致红松等原始
更新困难的障碍因子。
关键词红松幼苗;白桦幼苗;氮源利用特点;生态恢复
Abstract
Abstract
koraiensisnot thedominant
Pinus is fores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