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 世纪30 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pdf

20 世纪30 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 世纪 30 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 话语之比较 欧阳军喜 内容提要  20 世纪 30 年代存在两种不同的中国近代史话语 ,一种是以 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另一种是以李鼎声的《中国 近代史》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这两种话语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观点、 理论预设及叙事方式上 ,根本不同乃至相反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 的政治倾向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西方思想渊源 。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  革命  陈恭禄  李鼎声 ①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虽然很多 ,但大体上 可归结为两种话语系统 。一种是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 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 。这种 话语 ,我们姑且称之为“近代化话语”,它可以陈恭禄② 所著《中国 近代史》为代表 。另一种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 ① ( 据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 目·历史传记考古地理》书 目文献出版社 1994 年 ) 版 ,1930 —1939 年间以“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世史”或“中国近百年史”为题的著 作就有 25 种 。 ② 陈恭禄 ,江苏丹徒人 。1900 年生 ,192 1 年考入金陵大学化学系 ,不久转入历史系 , 并在美籍教授贝德士的辅导下开始搜集中外资料 ,研究并准备撰写中国近代史 。 1926 年毕业后任教于南京明德中学 。之后他受聘于金陵大学 。1952 年院系调整 后在南京大学任教 ,1966 年 10 月逝世 。 ·111 · 《近代史研究》2002 年第 2 期 侵中国 ,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这 种话语我们姑且称之为“革命话语”,它可以李鼎声① 所著《中国 ② 近代史》为代表 。这两本书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但在关于中国近 代史的基本观点、理论预设及叙事方式上 ,根本不同乃至相反 。下 面我们就以这两本著作为中心 ,对这两种话语中的一些基本理论 和观点做一比较 ,解释其所以如是的原因 ,并追溯其各自的西方思 想渊源 。 一 、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主题 在 1928 —1933 年间 , 中国思想界曾发生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 性质和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直接引发这场讨论的原因是国共两党 合作的破裂及大革命的失败 ,这一政局上的大变动使人们生出清 算过去以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要求 。参加这场论战的 ,有马克思 主义者 ,有托陈取消派 ,还有所谓“新生命派”。这场论争所关涉的 问题也极复杂 , 由当时的中国说到帝国主义入侵前的中国 ,再说到 ① 李鼎声 ,原名循钺 、圣悦 ,又名平心 ,江西南昌人 。1907 年生 ,1925 年考入上海大学 社会学系 ,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 ,并运用于 社会学研究。1927 年 1 月肄业离校 ,赴浙江第六师范学校任教 , 同年 2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转赴上海从事宣传工作及其他中共地下工作 。1952 年 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任历史系教授 。1966 年 6 月去世 。1985 年华东师范大学将其 大部分著作收集起来 , 出版了《平心文集》。 ② 陈著《中国近代史》始写于 1928 年 ,至 1934 年初全书完稿 , 1934 年 5 月由上海商 务印书馆初版发行 ,不久即再版 ,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 。下文所依据的是商务印 书馆 1935 年版 。李著《中国近代史》写于 1933 年 , 同年由上海光明书局出版 ,至 194 1 年 10 月发行第 9 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光明书局所有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vq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